•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20-10-18 08:19

美国陆军 2017 年发布了反无人机技术手册,主要针对的就是“低慢小”无人机。可见这类技术对地面部队的威胁。//@无穷的探索://@我爱雨果:转发表示在下佩服的紧!

2020-10-14 11:27

抱歉,作者已设置仅展示半年内微博,此微博已不可见。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1-06-06 22:41

刚才查阅资料,整理了几个数据:1、美国每年有470万人被狗咬——这个理由看起来足够充分禁止养狗了。2、美国每年有接近200个孩子被枪击致死——这个理由看起来足够充分禁枪了。3、美国每年有500多个孩子死于家庭游泳池——所以,这个理由看起来也足够禁止带游泳池的房子了。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3-04-19 19:24

我组织团建的原则就是不出汗。今年也是开趴,有带薪打麻将等项目。//@老Q在上海:笑死。我们团队搞团建,管理层也是想去爬山,无奈年轻人都不想动。于是搞群投票,爬山或者度假村趴,结果当然是度假村开趴赢了。现状就是中老年人们活蹦乱跳,年轻人只想躺着[允悲]

风中的厂长

2023-04-19 19:02

我们公司三年没团建了,同事建议去团结,我说爬山,他们说我变态,我说老板越变态,团队越好带。他们强烈反对,那我只好换一个。
其实我也知道现在年轻人不喜欢团建,但是我公司确实需要,平时太忙,各干各的,需要相互增进感情,不得已才搞团建,就是好久就不搞了,生疏了。不知道现在年轻人喜欢哪种团建呢?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7-12-11 12:39

袁立这事儿让我想起了去年和一个编导的对话。我平时跟人是非常客气的,但搞清楚对方来意后实在客气不下去了。对方希望在节目里展现一个符合大众期望的呆矬楞怪的黑客形象。先是让我上,然后又让我推荐人。我在这行干了十几年,能帮他们这么黑自己人吗……我们本来就是黑客,不需要更黑了。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0-04-30 11:17

补充一个素材。美国拍过一部95集的动画片,叫《成龙历险记》: 🔗查看图片

某个张佳玮

2020-04-29 17:06

我个人觉得:
成龙,作为电影人,在中文互联网世界,有点被低估。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知道成龙时,他已经是传奇了;许多人其实错过了他的巅峰,看到的只是他的后期作品了。

成龙在大陆最早的忠实拥趸,除了老广东,大多是1990年代录像厅爱好者,以及大巴上看VCD的那一代人……吧?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接触到成龙电影时,已非他最能打的时候了:成龙是1954年生人。《红番区》出来时,已经40岁了。
他最能打最拼的时候,是1980年代,那会儿许多片子都没进来。《醉拳》系列,我都是看碟补的了。

然后是他电影的风格。
移动互联网风行到街头巷尾之前,大多数互联网讨论电影的,都多少偏文艺向。
大家讨论更多的,是文本和情怀类的东西,讨论喜剧的,也多是周星驰1992年之后的作品。
成龙巅峰期的电影,也不是李连杰那样好看的打戏、周星驰那样的喜剧,而是,我瞎起个名字:
“利用一切已有器械追奔跳打动作戏”。

这玩意比一般的打戏显得杂耍,所以好看,但大家看过就算了,不会正经严肃地讨论。
不是这里头没学问,而是动作编排、场景布置、镜头变化,这些不像台词那样一目了然,可以拿来截屏当金句。
在我那些贩夫走卒的亲友里,成龙就是很牛的。但他们不太会上网长篇大论抒发这种情感。

我自己接触到成龙是1990年代初,那会儿有首歌很红,《明明白白我的心》,他跟陈淑桦唱的。卡拉OK里情侣对唱常用。歌本身,用我一位长辈的说法:
“他是真不会唱歌。”

后来杨佩佩版《倚天屠龙记》红了好几首歌,《刀剑如梦》、《爱江山更爱美人》,没什么人记得成龙那首《给我一片天》。
大概成龙唱的歌都是这种:
唱得不怎么样,但很正能量、歌声不佳、靠勤补拙吧?

为啥我特意提这版《倚天》呢?因为里头许多经典配乐,基本来自前一年的《青蛇》,以及十几年前的《醉拳》。
如果您觉得马景涛周海媚叶童的《倚天》很老了,想想:成龙的经典,还得在这里,往前推十年以上。

现在说到成龙作为电影人的地位,也都强调他拼。毕竟他不像李小龙,夭矫如龙、惊才绝艳。他的大多数电影,就是变着花样,追奔跳打、有什么使什么。不强调他多酷炫多聪明,主要是随机应变,以及,耐打。

我还记得2004版《新警察故事》上来时,有朋友看完了,回来跟我夸:
谢霆锋是帅,吴彦祖那尤其帅得妖艳……哦对了,那主演是成龙。
那年成龙50岁了,还在拍各种高难度镜头。

到21世纪,成龙的电影没那么神奇了。其实不难理解:
——时代变了,他也老了。他的同一代人,即七小福,元彪好像从《中华英雄》里给郑伊健做配后,就不太出来了,现在大家看最熟的可能是《新碧血剑》里的袁承志。
元华和元秋在《功夫》里演包租公包租婆时,我还有朋友问我这是谁,看着招式不错——其实人家当年就红过了。

大多数打星有其极限。若非永远年轻定格在一个岁数,比如李小龙的34岁,要么便是老去和被忘却。
成龙却是,持久地,将他那套东西发扬光大了。

以前可能写到过这茬:
我认识的法国人,比较认的华裔电影人是:梁家辉(因为《情人》)、梁朝伟和张曼玉(因为《花样年华》,也因为法国人都很喜欢王家卫)、张国荣(因为《霸王别姬》)、巩俐(她在海外永远最有名)。

以及成龙。
虽然说起成龙来,好像画风跟其他诸位不同?

毕竟文艺青年,不会以看成龙电影自豪。但至少在巴黎,在巴黎十三区——一个老华人区,河边有国家图书馆,河对面贝西公园里就是法国电影历史馆——Jackie Chen和Bruce Lee的名气极大,形象极好。

好到菜市场卖水果的法国大叔,闲来无事都拿个胡萝卜学李小龙的双截棍,学成龙的抛接耍。那是真的喜欢。
他们喜欢成龙,就像我们现在喜欢郭达斯坦森们似的——嗯,可能还多一点。

有爱看老港片的法国朋友跟我说,他认为成龙是香港的印第安纳·琼斯。他的理由是:成龙的电影里,演的都是一个人;他的那些比如《红番区》、《尖峰时刻》、《神话》之类,就是变着法到某个奇景去,解谜、破案。

但这也是成龙的一个小问题:
他的电影大多还算是喜剧结局,不深沉,很活泼。看的人过程很欢乐,结局挺高兴,但也就过去了。

在有些电影里,比如《新警察故事》2004里,比如《英伦对决》里,有些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1
...
5923.65924.6
5925.6
5926.65927.6
...
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