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2 08:47
“中国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男人丑就要多读书”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厉害了//@Sundayhao:转发微博
2019-01-11 21:16
#2019年首更#
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理论最早由达尔文提出,用于解释同一性别的个体对交配机会的竞争如何促进其性状的演化。达尔文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还提到性选择对于认知能力也能够发挥作用。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并未获取支持这一假说的确实证据。
今天,美国《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生态学研究组孙悦华研究员和在站博后陈嘉妮博士、在读博士生邹瑀琦及合作者荷兰莱顿大学Carel ten Cate教授的研究成果。历经实验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修改,花费了近4年时间,首次证明了鸟类的认知能力可以成为性选择的标准。
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图1)是著名的笼养鸟,而野生的虎皮鹦鹉以植物种子为食,雌鸟在孵化和育雏期需要依赖配偶提供食物。因此,寻找到一只精明能干的雄鸟,对于雌鸟的成功繁殖和存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们也选用了虎皮鹦鹉作为实验对象。他们先让雌鸟在两只雄鸟中进行选择,挑出偏好的一只。在获得初次选择结果之后,对不受亲睐的那一只雄鸟进行取食技能培训。培训打开培养皿和一个需三步才能打开的小抽屉,受训雄鸟在研究者的耐心指导下,约在一周的时间内可以学会。
培训完成后,再让先前的雌鸟观察受训雄鸟打开食盒获取食物的过程,同时让首次受到偏好的雄鸟也进行尝试。结果发现,雌鸟的选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多选择掌握打开食盒技能的受训雄鸟,而非最初心仪的对象(图3)。为了排除食物和性别的影响,还利用无需打开的开放食盒和雌鸟之间进行了对照实验(图4)。最终的结果表明,对于认知技能的直接观察就可以影响到受试虎皮鹦鹉对于配偶的选择,支持了达尔文最初提出的配偶选择可能会影响动物认知特征演化的假设。
《Science》在同期刊发了专门评述,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中实验方法和设计将成为未来性选择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原文链接: 🔗网页链接(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8-04-02 20:03
同样环境下长大的同族群的人,不同性别间主要的区别也就是性别不同。所以,如果“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这个命题为真,则说明中国对男性和女性给予了不同的成长环境,而且是给了女性更好的成长环境,所以焦大配不上林黛玉。
否则,李师师配燕青,孙二娘配张青,妥当得很。
2021-05-07 16:56
来了来了:🔗不用买硬盘了!Chia 云挖矿来啦
2022-07-19 12:41
“越共探头”的“越共”其实不是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 或 Vietnamese Communist Party。“越共”的英文是一个音译的专有名词:Viet Cong。特指越南战争期间在北越指导下跟美国打的越南南部武装组织。
现在你应该能看懂这个 MEME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