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0 09:09
我买的一件国产货,在国内厂商直销价950元,在美国零售价99美金。以我这些年的购物经验看,假设把东西粗分成“垃圾、能用、不错、完美”四个等级,那么国外能用的东西价格和国内差不多,不错和完美的东西都比国内便宜。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垃圾货确实很便宜,这在国外是买不到的。
2022-12-27 17:37
抗原进化->疫苗保护力降低 ->威胁↑。致病力减弱->危害↓//@来去之间:第六段太专业了没读懂……“从疾控的角度来讲,制定政策更多会考虑“抗原进化”这一点还是“致病力减弱“这一点呢?我个人认为,前者的决定性反而要多一些”
2022-12-27 17:13
关注我微博的都知道,我是坚定的“放开”派。当然我主张的是做好准备的放开,尽一切可能降低代价。今天休假了,有时间再聊一下“放开”的话题。我们究竟为什么一定要放开?有没有可能不放开?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持续火热,相互之间的攻击你死我活。这里还是再说一下我的理解。
有人说,放开是因为奥密克戎与之前的病毒株相比,致病力大幅减弱,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这说法不但与事实不符,也不是根本原因。生命至上,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应该做无谓的牺牲。之前我微博也说过,“放开后一定意味着病例数的大幅增加。即使普遍接种三针疫苗,面对升级之后的病毒,防传染能力也不会好看。”这是实话。再坚定的放开派也不应该忽视这些。当然这也是很多人坚持不放开的原因。放开很可怕,现实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但更可怕的是另一种情况,就是陷入放开(或破防)-付出代价-被迫清零-再放开(或破防)-再付出代价-再清零…的死循环:这中间的循环过程造成的代价基本都成为无谓的牺牲。这是为什么说“抗疫不走回头路”:回不了头,走回头路的代价比全面放开还要难以承受。
放开是因为不放开会导致经济变差吗?不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空话。中央决策层在面对疫情问题的时候不可能把经济发展放在人民生命健康之前,这一点我很确信。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不这样做的话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上海封城也说明了这一点,宁可经济负增长也要先把局势稳住。更何况,放开后的短期内经济不会变好。
放开是因为其他国家都放开了,或者年轻人更需要自由,再或者所谓的“反贼”在造反吗?那就更不是了。其他国家都放开,不一定就是对的。2020和2021 两年各国的表现大家也都看到了,前两年的抗疫路线中国是表现最好的。为了自由漠视生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放弃更多人从来不是中国主流认可的价值观,也不是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应当走的道路。
放开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和新冠病毒的战争,终局已定。换言之,是彻底铲除新冠病毒的窗口已经消失。这个窗口存在的时间比预想的要短得多,其实只有不到一年。在病毒产生出多种逃逸型变异株的2020年底已经宣告消失了。这其实是最大的“黑天鹅”事件。然后,在人类当下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人与新冠病毒之间的关系变成一场势均力敌的军备竞赛,人类在用各种人道的手段(指对自己人)消灭新冠病毒方面遇到了瓶颈,而这种瓶颈是短期内难以突破的。其结果就是人类与新冠病毒不得不握手言和,相互之间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彼此给一些生存空间。新冠“流感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共存和放开也就成为不得已的必然选项。在这种情况下,试图赶尽杀绝的清零就陷入无底洞。病毒一直在升级,清零的手段则没有升级,只能把现有的手段加码再加码,发挥到极致,走上不人道的路。这也引出了清零派在过去半年最害怕回答的问题:清零到什么时候为止。
事实上疾控的专业人士不可能意识不到上面说的这些。说“等到致病力明显变弱”再放开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这里多说一些吧。从病毒学的角度来讲,奥密克戎的出现确实是一次黑天鹅事件。其变异程度类似于流感中的“抗原转换”,远远超出其他变异株。但奥密克戎致病力减弱了,即使排除掉疫苗接种的因素,我想现有证据也是支持本身致病力减弱这一点的。从疾控的角度来讲,制定政策更多会考虑“抗原进化”这一点还是“致病力减弱“这一点呢?我个人认为,前者的决定性反而要多一些。如果没有奥密克戎的出现,一直产生的都是缓慢少量的抗原漂移型突变,哪怕致病力不降低,放开也是会更坚决一些的。未知的、不确定的才可怕,奥密克戎的出现明显放大了对新的黑天鹅事件的疑虑,我想这也是迟迟不敢放开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流感的抗原转换型黑天鹅事件大致也只有十年一次。对新冠的黑天鹅事件发生概率也不宜过分放大。结果,在拿捏不准的时候,决策层大概想拖一下看看,同时等一下国产更高保护力的疫苗。但一拖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局势越来越被动。
秋冬季节放开,以并未明显提升的人群免疫力,对抗迭代更新攻防俱增的病毒,是错过了最佳时间,应该也不是决策层的初衷。但是无论如何也比继续清零好。这个冬天很漫长,指望继续清零抵达春天,其难度将挑战人类极限,付出的代价绝难承受;更关键的是这些多付出的代价,在终将放开的结局面前,都将化作无谓的牺牲。无力回天时,主动也罢,被动也罢,尽早正视现实,刹车止损,就是最好的选择。最大的错,是对清零防控的可持续性过分乐观,结果在持续清零中耗竭了精力,耗竭了资源,没有腾出手来,为放开做准备。结果洪水袭来措手不及,疫苗、药物、防控手段全面没有跟上。
我说过,“生命至上”和“科学防疫”的矛盾不可调和;我说过,没有中间道路;我说过,这种矛盾的现实“很残酷”;我也说过,不要在清零政策里躺平,要为放开做好准备,降低代价。我说的这些话,在微博上基本都没有活过一天。
但也还是要有信心。大家尽力防护,压平曲线,减少损失,更加坚定地往前看。我对今冬之后的疫情比大多数人还是要乐观一些的,尽管我对经济的恢复比大家要更悲观一些。明年夏天或是最晚后年夏天,生活应该会大致恢复到疫情之前。大家一起闯过寒冬,迎接春暖花开的时刻。
2012-02-17 12:37
有些箱子一直关闭,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钥匙。木头疙瘩一直关闭,是因为他们是木头疙瘩。此生无望开启,下辈子回子宫重造吧。
2012-02-17 10:17
我说出实话,很多人因此对我表示钦佩,甚至会说“骂的痛快”,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份耻辱。因为我觉得,这和阿Q无异,指责和痛斥不是目的,如果有能力的话,我更希望能开启人们的心智,去看清真相并努力改变,我做不到,但总有人能做到,可往往那些能做到的人,却也在做着和我同样无聊的事。
2017-09-06 22:54
王者荣耀在社会学上的意义还有待挖掘。我们从小到大经常会被人劝以及劝自己:“这样的只是个别人”。每个人的社交圈毕竟有限,勉强可以相信只是运气不好。但在上亿样本里准随机采样得到的经验就是另一回事了。当你看着一个个坦克灵活地站在射手身后豪情万丈,就很难再让自己相信“这样的只是个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