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4 23:59
看到@马伯庸 宣传《古董局中局》的海报里常有个熊猫,一直以为是粉丝基于以形补形原理送的吉祥物,今天书拿到手才发现原来是出版公司Logo。另外,天明堂为什么是方圆100米,还100米高?是疏忽还是故意留的什么梗?我往梗的方向想了很多,没想出来。
2013-07-09 11:52
马伯庸写了《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后,文中提到的那座冀宝斋博物馆的副馆长对记者说:“反正我们认为我们的藏品都是真的,也不需要专业机构来鉴定”——这话看着眼熟。
2018-06-11 21:38
我不是说应该排除窃听这个可能,事实上我自己做实验确认过在技术上的可能性:🔗网页链接。我是说,面对这种问题时,在有了第一个直觉后,不要放弃思考其它可能性。
2018-06-11 18:57
最近不少人说起自己在和朋友讨论某类商品后,就收到了相关商品的广告推送,而自己并没有搜索或访问过任何相关内容,所以怀疑某些 APP 通过窃听用户对话实现了精确推送。
你有没有想过:虽然你自己没有搜索、访问过相关内容,但和你一起讨论的那些朋友呢?还有讨论时在旁边听到的人呢?
2012-07-30 10:33
现在有类似的应用了么?
2012-04-22 12:13
微博是个容易吵架的地方,又是个不适合吵架的地方。在评论里吵,不直观,观众少,又容易被各路真假粉留言淹没。转发吵,话语权有大小,又刷屏扰民。双方遇到亏心的问题,可躲闪回避,视而不见。于是什么问题争到最后,都变成自说自话。建议开发一个专门的微博应用,嫌“约架”不好听,可以叫“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