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5 18:16
被@caoz 点名了,简单说说微博隐私问题。1、首先是文字内容,要避免提具体地点、医院/幼儿园名称等。2、发照片时,检查背景中是否有可能泄露地理位置的标记,如门牌号、地标性建筑物等。3、一家人,天天见面,就不用互相关注了,更别互相转发来转发去。4、朝廷防不了,不代表不需要防山贼。(接下条)
2023-09-02 17:19
它们不是个别人,但也代表不了所有人,不能算三人成众,只能算二人成从。
它们不怎么用脑子,说话做事不靠逻辑,驱动行为的主要是情绪,从心所欲。
所以,我发明了一个第三人称代词:怂。
例句:提速降费后的互连网让怂们在代议制环境里找到了贝壳放逐法的空间。
2022-06-11 19:07
前几年国内某大学发了一篇关于用人脸识别判断犯罪倾向的论文,结果学术界的圣母们如丧考妣,一千多人联名写信,要求杂志不要刊登这类论文。那理由是相当充分,那情感是相当真挚。
有证据可重复的研究不让发表,但圣母们挡不住老百姓基于模糊的社会经验用脚投票——当然,可能圣母们自己平时也用脚投票。
2014-08-18 17:21
谈到儿童智力玩具,Lego、Meccano 都比不上这个在 1950 年上市的儿童“原子能实验室”。售价 49.5 美元,在那时候可是一大笔钱。不过上市一年就被勒令停产召回了,因为里面有真的盖革计数器,真的威尔逊云室,还有真的钋-210、铀-238……
2014-01-12 12:16
我觉得MPX最大的意义是不像Cookie类技术一样,必须在函数返回时才检测。两者对可利用漏洞的可防御比例差别不会太大。 //@_RHX_: 按照说明来看实现好的话应该比stackcookie还是有效些,能防御结构内小溢出、非溢出类越界内存读写访问,还有某些类型混淆的问题可能也会检测到。
2014-01-11 19:47
Intel 下一代 Skylake 架构中会新增被称作“MPX”的功能。从能得到的资料看,这是一套处理器-编译器软硬结合的技术,主要用于防御溢出类漏洞(已明确无法防御UAF)。GCC已经提供了对MPX的支持。我简单看了其实现,效果很明显,但可能并不比StackCookie类技术有效太多。具体只能等明年CPU上市时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