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21-01-24 13:25

《巫师2》上市后,特莉丝确实是很火的。火到什么程度呢?作为虚拟人物,上了 2011 年 5 月的《花花公子》波兰版的封面——在这一期的内页里还有另外 7 张图。

现在这期杂志在二手市场上大约要 1000 元人民币。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3-08-24 21:43

#日本将用700亿日元处理核污染水负面信息#//@祝佳音:700亿是什么意思?//@归蝶:我也不同意最后一段,文明进化就是有时间顺序,有优势优劣势很正常,骄傲传承的地方为什么非要模糊说法,模糊理论视线,而且有点怀疑是700亿开始起作用了吗

祝佳音

2023-08-24 18:07

我从小就是吸收着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长大的,所以在娱乐作品全球化这方面,我想我们这一代比任何之前和之后的人都更得益于此,也更对此秉持开放的态度——别管是谁出的,好看就行。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有些基于同种环境、同种思维模式而产出的作品就是比其他国家的作品能令我共情。这不代表其他国家的作品不好,只是有些东西更适合我。

我本身也偶尔写点很欠的东西,有头没尾的小说,高中到大学时期我的小说主角都是外国人名字,故事也发生在架空的世界,之后我越来越喜欢用老张老王,再之后我开始试着用哈尔滨方言(其实普通话基本一样)和一点儿北京话。这个过程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思考,只是我顺着自己舒服的方向写下去。

中国文化也不一定要是古文,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上半年那个动画片,猪妖和鸟妖那个小动画,里面的猪妖的社畜感就是中国式的,我相信和日本的、印度的和美国的都有细微不同。妈妈的唠叨也是中国式的,和日本的、印度的和美国的也有细微不同。我相信一个美国人看到这个片段是会有一定比例的耗损的,大概只能接收到创作者表达的90%。而我作为一个有相同成长经历的人,就可以接收到100%。

看到外国人感受中国文化,的确有一种“今天我也来当当这个领域权威”的快乐。有些东西他们不懂,跑来问,解释之后,他们似懂非懂。比如黑神话一开始的视频,“如意金箍棒”五个字亮起来,中国人弹幕都炸了,外国人就有点茫然,你知道这种感觉是很难向外国友人介绍明白的,诗就是翻译过程中失去的东西。外国友人问为什么这么炸,你其实也很难解释明白。你跟他说这根棍子巨牛逼,从龙宫里抢的,超级重,能变大变小,他点点头说懂了,但你知道他没真懂。这个过程一方面让我感慨之前看外国作品我可能丢失了很多乐趣,一方面也觉得有些东西我能比外国人感受到更多乐趣。当然有些人很狭隘,觉得这说明了什么,或者想用这些证明什么,我觉得这什么都不说明,基本上就和《漫长的季节》是个东北题材一样,让我觉得有点儿骄傲。你们可以更了解我了,可以了解我的童年梦想,我的英雄,我成长过程中那些影响和塑造了我的东西,也仅此而已。

我并不觉得中国文化冠绝全球,也不觉得中国古人就格外聪明,也不觉得中国文化比什么日本文化、德国文化或得克萨斯文化整体更高明。只不过我更熟悉它,也更能和它共振而已。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2-08-13 14:43

所以说,记录,保存,永不忘记。//@来去之间: 转发微博

睡前消息编辑部

2022-08-13 08:00

【睡前消息470: 反击汉芯翻案风】#辟谣张捷的翻案行为# #北京退休科学家困在13平方米住房养老# 对于中国科研人员来说,2003年汉芯事件是地震级的灾难;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揭露汉芯造假是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样板。在2022年的今天,张捷带头发起“汉芯”翻案风,在经济方面会破坏产业升级,在社会方面是恶意利用互联网信息断层,打击公民参与社会事件的积极性,必须坚决反击。#睡前消息# 🔗睡前消息编辑部的微博视频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3-07-18 21:49

来晚了,没赶上演讲者晚宴。出去转而了一圈。感觉和大陆的南方城市差不多,新旧街区比邻,很多卫生状况可疑的路边小馆,不过东西看起来都很好吃的样子。我没带诺氟沙星,没敢去吃。总体来看,物价和北京相当。

阅读全文 >
t0mbkeeper

2024-11-29 21:47

1991 年第 1 期《科幻世界》上,一篇名为《九十年代的最后冲刺》的文章畅想了二十世纪最后 10 年人类会取得的科学成就。其中计算机相关部分是这样的:

//==
第 5 代电子计算机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单纯的信息处理向具有逻辑推理功能知识处理方向发展。同时,将酝酿研究第 6 代计算机,着手进行具有形象思维的神经元计算机研究,形成智能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运行速度达每秒 100 亿次,本世纪可达 10 万亿次。由高级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它们富有“人情味”,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与人对话,协助人们的工作。如利用掌握的资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功能,协助公安人员破案;利用处理知识信息和自动编制修改程序的功能,协助人们创作。如果作者想写一本书,计算机就会以文字打印、字符显示、语言、图象等形式提供信息和知识,成为作者忠实的“参谋”。
==//

显然,和很多对未来的预测一样,过于乐观了。个人计算机速度能达到每秒 100 亿次大概是 2007 年左右的事情。人工智能能用自然语言和人对话,能成为人们的工作助手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不过“协助公安人员破案”这个想法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估计“刑侦大模型”应该已经有人在做了。

阅读全文 >
1
...
5488.85489.8
5490.8
5491.85492.8
...
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