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3 10:19
对抗历史虚无主义,最好的方式是让人们了解历史。要了解历史,最好的方式是让人们多读点书——然而,如果真有办法能让人们多读点书,不光历史虚无主义,很多问题就都解决了,但这比较难。
所以,我觉得培养民族自信,比较好的方式是围绕博物馆来做。用简单、直观、生动的方式让人们来了解历史和文化。去年故宫搞的“看你长得像哪个兵马俑”就挺好。
我今年去卡尔加里,专门看了他们的军事博物馆。加拿大在世界军事史上存在感并不高,但这个军事博物馆搞得非常棒,一副大彰武德的样子。他们的布展思路不是一件展品配一段文字,而是围绕一个个事件进行设计。声光电用得恰到好处,没有喧宾夺主。展现了英雄,也展现了普通人。展现了伟大,也展现了残酷。展现了大场面,也展现了细节。而且细节做得非常好。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中,颇有些白发苍苍的老兵。身子骨还可以的就在展厅里带着大家看。腿脚不灵便的,就坐在某个展区里聊天。老兵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安排这么一个活儿,也能让他们晚年生活没那么单调。
中国历史上值得自豪的东西太多了。但要让这些东西深入人心,让人理解,让人记住,就需要会讲故事。会讲故事是一个很大的能耐。
2018-05-12 10:13
在业务层面“用户黏性”之类考量外,如果不引入安全方面的评估,早晚会出问题。这不只是价值观的事儿,也是为了企业更长期的利益。
2025-06-25 20:06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在发言的时候说“伊朗拥有五千年文明”。五千年文明这个还真不是吹牛,伊朗确实在公元前 2700 年就出现了文字、城市、国家。
后来的波斯文明对世界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斯语在中亚和南亚一度有着类似拉丁语在欧洲的地位。印度著名的泰姬陵,碑文就是用波斯语写的。因为在莫卧儿王朝,波斯语是当时的官方语言。英国人殖民印度,也得先学波斯语。
另外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拜火教)在古代是影响很大的宗教,亚伯拉罕诸教都受其影响。弥赛亚这个概念就源自琐罗亚斯德教。《新约》中提到的东方三博士,大概率是三位琐罗亚斯德教的大祭司。
琐罗亚斯德教也是西方第一个把信仰升华到哲学和道德层面的宗教。所以尼采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假借琐罗亚斯德之名。查拉图斯特拉,就是琐罗亚斯德,两者是 Zoroaster 的不同音译。
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西域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昭武九姓国有很多人在中国经商,甚至做官,所以琐罗亚斯德教也传入了中国。下图为敦煌壁画中的琐罗亚斯德教女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