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4 09:04
当年国内有孝子说奥巴马和默克尔的相关讲话“不是那个意思”,我就去找了原文从头到尾读了:🔗网页链接
2021-01-23 15:45
亲爱的朋友,你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惦记你盘子里的肉。不但希望你少吃,甚至不要再吃肉。TIME刚发一篇雄文,题目说中国人造福世界的办法是不再吃肉:
How China Could Change the World By Taking Meat Off the Menu。
此前还有:
🥩《大西洋月刊》:
中国对肉的喜爱威胁到了绿色环保运动
China’s Love for Meat Is Threatening Its Green Movement
🥩《经济学人》:
地球需要中国克制自己对肉的渴求
The planet needs China to curb its appetite for meat
🥩人造肉巨头Impossible Food CEO Pat Brown:
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丛林升起一缕烟。
Every time someone in China eats a piece of meat, a little puff of smoke goes up in the Amazon.
1,你不知道,吃肉在被污名化,特别是中国人吃猪肉在被污名化。不环保,碳排放高,然后直接跟全球变暖挂钩。那么复杂的一个碳排放问题,屡屡被拿到台面上讲的就是:中国人太多、中国人吃猪肉太多。全然不去讨论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人均牛羊肉消费量,都远比美国人低。更别提中国人吃的猪蹄、猪大肠等猪下水,比浪费远远不如美国人。也不提碳排放方面,美国人在汽车排放、空调排放、烘干机排放等方面,都远远多过中国人。
2,你不知道,媒体放出来的都只是宣传的最末环节,在更上游,资本可以找到媒体管道,可以招募自媒体博主渠道(我就接到过招募手册,加了微信才知道是为了某人造肉巨头吹风,只能委婉告诉对方我不信这一套);再上游,国内外的投资机构都加码了人造肉初创企业,以及人造鸡蛋、植物奶巨头,IF、Beyondmeat、Motif Ingredients\Ripple Foods、Califia Frams各种公关渗透;最上游,你不知道,“他们”瞄准中国的体制利用之,如臂使指,尝试游说直接改变中国人的商业重点和饮食行为习惯。“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把减排道德化,然后政治工具化,然后迫使国人届时不得不改变。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会发现以上诸方面的动作已经在运作。
3,你不知道,光少吃肉或不吃肉就完了吗?不行。我们中国人太多了,让全部或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过上澳大利亚人、美国人一样水准的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他们”公开表达过这些观点。柴静女士摇摇头:但是中国人多啊!丁仲礼院士冷眼:那么好,我问你中国人是不是人?除了肉类造成的碳排放,还有“人均碳足迹”的概念。不平等的除了肉类消费量,还有商品、交通、住房以及其他服务。以往我们只能看见国外学者发布的中国人均碳足迹数据,这几年国内也在划拨经费,支持像北理工的魏一鸣教授去研究中国的carbon footprints问题,结论就是:你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碳足迹,比欧洲人、美国人低得很。中国近2/3的人口生活碳足迹都处于较低水平,只有0.5-1.6t,把全中国的人口都算上,把“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5%最富裕的中国人水平为6.4)”算上,也只有1.7;而欧盟国家平均为6.7,美国高达10.4。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请深刻理解这句话。#科学人医疗社会史#
2022-02-05 10:41
转发微博
2012-04-29 15:12
我们项目里有些粗活,原本打算让star他们干。但那天看到他老婆拖着两个娃来找star过结婚纪念日,很可怜的样子,我就不忍心强求了。
2021-01-06 18:40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于三羊鲜声: 打起来打起来 瓜都切好了,瓜子放了三盘不同的种类,就等着唐王大闹D京
2021-01-06 18:31
《川粉最后的疯狂?华盛顿街头山雨欲来》
华盛顿的冬天,寂静而规整,却总有各种暗流涌动,总与政治相关。
1月5日,天阴阴的,但没有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在网上,更在人们的心头。
因为离白宫近而成为力挺特朗普的激进极右组织“骄傲男孩”经常光顾的哈林顿酒店(Hotel Harrington)和哈里酒吧(Harry’s Bar)宣布在此期间歇业。华盛顿部分街道关闭了,一些区域被列为紧急禁止停车区。华盛顿特区市长反复要求当地居民5日和6日两天远离市中心,不与寻求对峙的示威者接触。国民警卫队也启动了……所有让人屏息的信息指向都是,1月6日的抗议活动可能很血腥。
同样的信息也出现在倾向于右翼保守主义的社交媒体上。对川粉来说,这是特朗普继续留在白宫的“终极努力”。 🔗川粉最后的疯狂?华盛顿街头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