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07:25
一例: 🔗查看图片
2015-10-30 20:02
心理学上有个“情绪价值”的概念。你找知心姐姐倾诉,情绪得到宣泄,爽了很多,但知心姐姐会接受到负面情绪,会不爽。这个过程就是知心姐姐就向你提供了情绪价值。朋友和亲人会免费提供情绪价值,心理医生收钱提供情绪价值。而向不怎么熟的人宣泄情绪,属于强行索取情绪价值,和买东西不给钱是一样的。
2024-10-14 22:08
有个朋友一家都感染了支原体。他们情况比较特殊,前阵子刚从新加坡回来。从他们家第一个感染者症状发生的时间推断,大概率是在新加坡感染的。回国后到医院化验确诊,然后医生开了阿奇霉素。
一开始我还挺惊讶,认为他们社区医院的医生水平不错,居然知道新加坡的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不高。国内的肺炎支原体 90% 对阿奇霉素耐药,需要改用多西环素之类的药物。
但我看了医嘱发现医生让每天吃一片。阿奇霉素要么每天两片,连吃三天,要么首日两片,之后每天一片连吃四天。每天吃一片不知道是什么吃法。现在我觉得这个医生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耐药不耐药,就是随便这么一开,瞎猫碰到死耗子。
2024-04-14 11:16
《人骂我,我亦骂人》这个画是齐白石起的头。我曾短暂地用齐白石画的那幅当过头像。不过再往后,我更倾向于鲁迅说的:“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查看图片
2024-04-12 16:02
讲个故事。(口播逐字稿)
讲个故事。昨天我们讲了范曾新婚和往事,有好多留言,这让我想起了画坛江湖上的另一桩公案。就是范曾和黄永玉的恩怨和骂仗。因为沈从文是黄永玉的表叔,所以不用想,当沈从文和范曾断交后,黄永玉自然也和范曾老死不相往来了。
江湖传说啊,这两位冤家路窄,曾在北京饭店吃饭时碰上了,差点就大打出手。这传言真假无法考据,我就不再说了。但这两人留下笔墨,却是曾经那段骂仗留下的无法抹去的历史痕迹。
黄永玉画过几幅画,很明显都含蓄又嘲讽地针对范曾。一幅是《人骂我,我亦骂人》。算是他对公众解释,他和范曾的交恶,并非是他先发难。
对于范曾说,自己是“五百年才出一个的人才”,再给他几百年,他能超过八大山人时,黄永玉画了一幅画回应,这幅画题为《你他妈又吹 》。
可能是这个有点儿狠,戳到了范曾的心窝里。范曾针锋相对,但回击得就有点直白了。他黄永玉画成了一条拴着铁链、叼着骨头的狗,并取名为《无赖有感》。
范曾可能是还不解气,又给这画配了一篇“解说词”,就是著名的《蝜蝂fuban外传——为黄永玉画像》。“蝜蝂”是一种遇到东西就要抓起来背到背上、绝不肯扔掉的小虫,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陋小人。
先是骂狗,再是骂蝜蝂,这也是恨之入骨了。文章批黄永玉的国画是“尚未入门、呆板写实与荒率变形、既无色彩亦无线条”,版画则是“不入流、缺乏醇厚内涵”,人品也不行,“悭吝刻薄”还爱炫耀。
黄永玉还是用两幅画回应了范曾的《无赖有感》和这篇万字长文。这两幅画一幅名为,《鸟是好鸟,就是话多》。还有一幅名为《永玉画猪》。
和范曾不同,黄永玉在画里并没有把那只猪画出来。他只是画了一个叼着烟斗,赤膊画画的老头。黄永玉的用意再明白不过了,他就是一个来世间玩儿一把的老头,赤条条没牵挂没包狱,你耐我何?
这场艺术江湖上曾经的著名骂仗如今已经烟销云散。两位当事老人,一位已经仙逝,一位高龄再婚。我们就不去评价孰是孰非了。至于这场笔墨仗里,谁胜一子?你们觉得呢?
2013-09-11 21:04
Shuman Ghosemajumder谈了他对指纹识别技术安全问题的看法:🔗网页链接。不过他是针对iPhone 5s说的,所以有人受宗教情绪影响,很抵触,无法接受。不过他所说的应该是安全届的主流观点,我基本上都赞同。下面说说我前几年研究指纹识别技术时的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