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 12:38
所以我认为对于智慧生物来说,用基因相似度来划分物种不合适,应该根据通信兼容性。 //@南郭刘勃:转发微博
2025-03-23 12:24
以前伪史论刚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还能够说服别人,还跟一些信徒辩论过。我举出一个自认为不可辩驳的论证:文学。
我的论证大意是:即便你认为,建筑器物这些可以用现代的技术更便捷的伪造,哲学、科学著作可以用现代人的知识去填充,但是文学是更明显不可能的,从荷马史诗、赫西俄德到塞内加,琉善这一千多年的古希腊罗马作家(还没有算早期基督教作家),三四十代人,七八个主要的文学时代,涵盖史诗、抒情诗、戏剧、散文、对话录等不同文学门类。使用的语言随着时代变迁也有巨大的变化。比如希腊语至少有三种方言,不同类型的文学的文体不同,作家的个人风格也不同,你能学几句话就不错了,怎么能够伪造出那么多母语一般的作品还有令人赞叹的文学水准?那需要多少文学天才不计名利不计精力花多少时间去伪造?给你一两百年够吗?比如说莎士比亚这样的大作家,文学天赋上可能能够伪造出希腊戏剧家的剧本,他还得先去精通古希腊语(实际上莎士比亚不会),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再去写作,他吃饱了撑得才干这个?有这时间写点自己的剧作不是更好吗?再说近代有几个莎士比亚可以用?
说了这么多,感觉已经论证非常充分了。结果对方一句话就顶回来了:什么文学不文学的,都是胡编乱造的,你被洗脑了才信这些……
2025-03-23 11:17
昨天跟你们讲了俄罗斯基于大疆无人机的作战系统被乌克兰国防情报局攻击的案例(🔗网页链接)。大概在 10 年前,我就认为这一天必然到来:战争中一定会规模化使用小型无人机,一定会出现对控制系统的网络攻防。为了让国内的网络安全爱好者们也增强数实一体的意识,2016 年我策划了“跨次元 CTF”比赛。
在这个比赛里,红蓝双方均有一套无人机指挥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指挥无人机向对方阵地的靶标投弹(装着水的气球)。各队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无人机攻击对方阵地,另一方面要入侵对方的指挥系统,使对方的无人机失灵,甚至攻击对方自己的阵地。
2025-03-22 21:53
编译 V8 引擎的环境不要用 Python 3.13。因为 v8gen.py 依赖 pipes 模块,而 Python 3.13 去掉了 pi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