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13:35
新浪热点的编辑,你知道新浪也不是“根正苗红的国货”吧?前四大股东有三个是美国的,一个是澳大利亚的。
#日本饮料品牌冒充国货一年狂赚1046亿#【冒充国货上位,一年狂赚1046亿:这个日本饮料品牌,竟成了“中国茶”】先来考考大家:徐福记、金龙鱼、中华牙膏、哈尔滨啤酒,你认为哪个是根正苗红的国货?
答案是没有,一个都不是。中华牙膏早就被联合利华公司收购了;哈尔滨啤酒是美国百威英博旗下的品牌;金龙鱼其实是新加坡企业;徐福记则被雀巢收购了60%的股权,雀巢来自瑞士。
毫不夸张,90%的人都曾被误导过,这些洋品牌不仅成功收获了国人的喜爱,还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而今天要说的一个日本品牌更加“奇葩”,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国内“潜伏”了四十年,把自己弄得比本土品牌还“本土”,最终占据了行业第二大市场,份额仅次于农夫山泉,力压康师傅和统一。
这个“逆天”品牌正是“三得利”。乍听它的名字,好像来自广东一带,但它骨子里却是彻头彻尾的日本品牌,背后是日本三得利株式会社,本部位于日本大阪。
作为一个在各大商超和便利店存在感极强的茶饮料品牌,为了不被发现,三得利力求每个细节都要到位,包装是中文名字,日本元素几近于无,连生产工厂也在国内。
在三得利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三得利甚至成了“中国茶”的代表。时至今日,三得利在国内已经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覆盖超过300个城市并坐拥10万个销售网点,这渗透力,不得不服。(快刀财经) 🔗冒充国货上位,一年狂赚1046亿:这个日本饮料品牌,竟成了“中国茶”
2024-06-27 12:59
回复@金梦破晓时:有何不妥?我觉得这里面每一条修改都是进步:🔗网页链接 //@金梦破晓时:这修订草案其他条例都给这34条的热度掩盖过去了,加了这条,盘活全局
2024-06-27 12:54
我知道不止一例企业遭遇民粹舆论风波后地方政府派人去安抚慰问的事儿。可惜这些事儿也不可能发宣传稿。
要不然,那叫一个痛彻心肺,那叫一个“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2024-06-27 12:26
人民网年初发了三篇谈爱国的评论,推荐大家看一看:
1、理性对待“爱国”与“碍国”之争 🔗网页链接
2、无需统一模式,只有奋斗共识 🔗人民网三评“何为爱国”之二:无需统一模式,只有奋斗共识
3、依法处理“碰瓷”爱国 🔗人民网三评“何为爱国”之三:依法处理“碰瓷”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