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23:58
此地叫圣方济各斜巷。然而一转头,却有座哪吒庙。
你看到殖民痕迹,我看到封建残余。
你看到东西交融,我看到市井风光。
哪吒太子在圣方济各斜巷受着香火。不远处的海里,是虾兵蟹将。 🔗t0mbkeeper的微博视频
2024-06-27 18:36
回复@懒癌晚期的天才小书童:量子效应就是这样的,很神奇,但不好精确控制。//@懒癌晚期的天才小书童:这个办法是真的有效,我成功实现了跨境转账,只不过忘了实施步骤1,现在不知道转到了哪个账户,初步怀疑可能在梁博那里。
2024-06-27 17:00
大文明的分支进行国族建构也有很多方式,新加坡采取了一种方式,韩国采取了另一种方式。 //@南郭刘勃://@宝树:扔几段三国史记过去,问他们看得懂自家的书不 //@只谈风月猫://@一身正气吕惠卿: 有没有一种可能,高句丽和你新罗婢没有半毛钱关系
2024-06-27 13:04
在我推上引爆“棒子用六国语言连续发了几十贴争论中国偷他们的甲”这件事。我简述一下。
这套“汉末魏晋南北朝盆领具装骑铠”
典型特点是高顶札片盔和保护头颈部的大型盆领,还出现了保护腿的胫铠。
因为在东北包括高句骊墓葬有出土大量残片、壁画与陶俑,所以初版复原现存韩国国立博物院,韩国自称“高丽甲”,在早些年前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甲胄复原不充分,欠缺认知的时候,确实也沿用过这个称呼。
但是这并不能称为朝鲜甲,资治通鉴有记“军士脱其弊褐,取燕武库精仗以给之!”明确高句骊做为援军,在北燕军库取得这些精良武备。所以这类武备不仅存在朝鲜半岛地区,还是整个北方地区甚至山东半岛等地区常见的重甲骑兵装备,甚至辐射到中亚地区。从东汉到初唐都大量装备,跨越中国历史上整个重骑冲击的黄金时代。
中国的文化,我们不容偷窃,寸土必争。
“中国甲胄父女”系列开启一个新坑,计划将历代甲胄与汉服相对完整的重演拍摄一遍。
节目策划: @陈喜悦耶 @William张超
节目顾问:@函人堂陈斐孺 @览兵集 等
#中国甲胄父女##中国甲胄#🔗汉服#微博公开课##头号博主说#🔗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