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 15:53
设计是一回事,实现是另一回事;RFC是一回事,CODE是另一回事;论文是一回事,搞起来是另一回事。
2012-11-09 10:52
[接上条] Cisco当然不会以公司名义捅,那样赤裸裸的撕咬,面子上不好看。但在linkedin上查报漏洞那位的资料,Current那一条赫然是“Network Consultant Engineer at Cisco Systems”。
2012-11-09 10:31
Company-Who-Must-Not-Be-Named 的漏洞又被洋人捅出来了。我们一开始还奇怪为什么Cisco也发了公告,后来才明白原来漏洞就是Cisco报告的。前阵子美国国会闹的那一场毕竟没有甩出真料,看来Cisco终于忍不住了,放点东西出来配合一下。
2012-08-02 19:12
有一家公司,做事风格狠辣,相关的白道黑道传说甚多,所以国内搞漏洞研究的基本不敢和他们打交道。现在终于被洋人捅出来了。安全问题能捂一时,捂不了一世。小企业也许还可以等,不过做到那么大还不当一回事,就难免栽跟头了。信息安全这一关,将来很可能成为类似环保指标这样的进入西方市场的门槛。
2012-11-09 09:06
这种算法,和素材有限情况下的忽悠术异曲同工。将有限素材进行演绎和细节虚构。当然,别编得太远。受众得到的真实信息量未增加,但感觉收获特别多,理解特别清晰透彻。
2012-11-09 08:55
//@被打飞: 为了诸位读完这篇激情文学白左青年的著作的各位的心理健康,我友善的告诉大家,这里提到的那位令人景仰和同情的奥巴马干爹怀特牧师在芝加哥贫民区用美国该死,致富可耻,艾滋是白人下毒等理论忽悠黑人三十多年光荣退休后,拿教会的一百六十多万美元在北部最富的纯白人区给自己盖了个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