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12:08
作为影视博主,我带你们复习一下 2019 年版《The Twilight Zone》第 5 集。这是一个亚裔竞选经理帮助一个善于拍网络视频而成为网红的淘气任性白人小男孩当选总统后让美国陷入荒唐和混乱且自己也遭到反噬的故事。
是不是一模一样
2025-04-09 11:18
白宫网站这篇奇文《CEA Chairman Steve Miran Hudson Institute Event Remarks》🔗网页链接 ,下面是 ChatGPT 的分析和机器翻译。
【ChatGPT 的分析】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立场:美国为全球提供安全与金融这两种“全球公共产品”,却承担了不成比例的成本,而其他国家“搭便车”。这种论点逻辑上有一定道理,但其论述也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甚至明显的谬误和偏差。我将从逻辑、经济学常识、历史事实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 合理之处(部分基础逻辑成立)
全球安全“伞”理论:美国维持大量海外军事部署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了国际秩序。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成本:美元强势确实会导致美国制造业出口能力下降,这一现象已有大量研究支持。
“搭便车”现象真实存在:部分国家在军事防务支出上低于合理水平,依赖美国保障(如北约国家防务预算不足2% GDP)是事实。
❌ 值得质疑或明显谬误的地方
1. 混淆“因果”与“选择”
文章将**“美国承担全球责任”**描绘为一种被动、不得不做的义务,但实际上:
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是美国主动追求的,尤其是在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精心设计了这套结构。
军事存在也服务于美国自身利益(包括能源航线安全、军事技术输出、国际影响力等),不只是“为别人付出”。
👉 因此,说美国“被迫为他人牺牲”是夸张的,实际上,美国从中也获得了巨大的地缘政治与金融收益。
2. 对“储备货币”造成贸易逆差的夸大
文章将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几乎全部归因于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但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消费过度、储蓄不足、财政赤字等结构性原因同样重要。
即使美元不主导全球,美国人若依旧储蓄不足、过度消费,依旧会有贸易逆差。
👉 将复杂问题简单归因于“美元储备地位”是过度简化。
3. 对关税作用的解释有失客观
作者强调关税由外国承担,但在现实中,大量研究表明:
进口商多半会将关税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尤其是中间产品或生活用品型商品,美国制造商或消费者都会承担成本;
举例:“2018-2019年关税由中国买单”这一说法存在很大争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美国联邦储备等多家机构的研究指出:美国家庭实际承担了部分成本。
👉 对“关税由外国承担”的描述忽视现实中价格转嫁和产业链结构问题。
4. 忽视“美元霸权”的巨大隐性收益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使得美国能低成本借债、无通胀压力地印钞(铸币税收益)。
全球购买美债使美国财政得以以较低利率运行,即便有贸易逆差,美国仍能持续吸收全球资金。
👉 “美元特权”事实上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而非“单向牺牲”。
5. 政治宣传色彩浓厚,论述带有强烈倾向性
多次使用“我们的血汗”、“他国搭便车”、“特朗普拯救经济”等情绪性语言。
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情绪化,削弱了专业性和客观性。
🧭 结论
这篇文章确实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美国是否应继续承担全球公共产品的主导角色。但其论述存在明显经济逻辑的简化、因果关系的倒置,以及忽略现实复杂性的偏差。
它更像是一篇面向选民的政策宣传稿,而非一份严谨的经济分析。若将其用于政策制定或学术讨论,需要对其中多个关键论断进行严格审查、数据验证和多角度平衡分析。
【机器翻译】
今天,我想谈谈美国向全世界提供经济学家所说的“全球公共产品”的问题。
首先,美国提供了一个安全保护伞,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时代。其次,美国提供了美元和美国国债,这些作为储备资产支撑了全球的贸易和金融体系,进而催生了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
然而,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对我们来说代价不菲。在国防方面,我们的军人冒着生命危险,使我们的国家和世界更安全,代代相传地守护着我们的自由。为了维持全球安全,我们向辛勤工作的美国人征收大量税收。在金融方面,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导致了持续的货币扭曲,加之其他国家的不公平贸易壁垒,造成了不可持续的贸易赤字。这些贸易赤字削弱了我们的制造业,摧毁了许多工人阶级家庭及其社区,只是为了让外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可以进行贸易。
这里我想澄清,“储备货币”指的是美元在国际上的所有功能,包括私人储蓄和贸易。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当两个外国国家的私人企业互相进行贸易时,交易通常以美元计价,因为美国是全球储备货币的提供者。这种贸易伴随着美元资产的储存,通常是美国国债。因此,美国人为的不仅是自己,也为其他国家的和平与繁荣买单。
特朗普总统已经明确表示,他不会再容忍其他国家在国家安全或贸易方面继续搭美国的“便车”,享受我们的鲜血、汗水和泪水。特朗普政府在上任头一百天内已经强势出击,重新调整了我们的国防和贸易关系,以让美国人站在更公平的立场上。总统承诺要重建我们破碎的工业基础,争取让贸易条款优先照顾美国工人和企业。
我是经济学家而非军事战略家,所以我将更多地谈论贸易而非防务,但这两者密切相关。为了说明它们如何联动,设想一下中国和巴西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两国的货币都不被信任、不具备流动性,也不可自由兑换,这使得彼此贸易困难。然而,由于它们可以用美元进行交易,并由美国国债支持,它们便能顺利贸易并实现繁荣。这样的贸易只有在美国军事力量保障我们的金融稳定和信用的前提下才可能发生。我们的军事和金融主导地位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而特朗普政府决心予以维护。
但我们的金融主导地位也要付出代价。虽然对美元的需求压低了我们的借款利率,但也扭曲了货币市场。这一过程加重了我们企业和工人的负担,使他们在全球市场上丧失竞争力,使制造业劳动力自高峰以来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了40%。
我们必须具备国内制造能力。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发现许多供应链无法独立运作,必须依赖我们最大的对手——中国。我们显然不应该依赖最大的对手来提供保障我们人口安全的关键设备。我们的对手也不应从我们资助的国际安全和金融架构中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
提供储备资产还带来其他不幸的副作用。其他国家可能购买我们的资产来操控本国货币,从而维持出口优势。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向美国经济注入了大量资本,反而制造出经济脆弱性和危机。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和许多外国金融机构大量购买美国的住房抵押债务,助长了房地产泡沫,向房地产行业注入了数千亿美元的信贷,完全不顾这些投资是否合理。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得以恢复,直到特朗普总统上任第一任期将我们带回正轨。
在我看来,要想继续提供这两项全球公共产品,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公平的责任分担。如果其他国家希望继续享受美国在地缘政治和金融上的保护伞,那么它们也需要承担应尽的责任,支付应付的费用。这些成本不能只由美国普通百姓承担,他们已经付出了太多。
最理想的结果是,美国继续为世界创造和平与繁荣,继续担任全球储备货币的提供者,但其他国家除了分享成果,也要分摊成本。通过改善责任分担,我们可以增强系统的韧性,确保全球安全和贸易体系在未来几十年得以延续。
而这不仅仅是公平的问题,更是能力的问题。我们正受到敌对对手的围攻,他们试图削弱我们的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基础,扰乱我们的金融体系。如果我们的制造能力被掏空,我们既无法提供防务,也无法维持储备货币的地位。总统已经明确表示,美国将继续担任全球储备提供者,但这一体系必须更公平。我们需要重建工业基础,以展现维护储备地位所需的实力,同时要有能力为此买单。
那么,责任分担可以采取哪些形式呢?有很多选择,以下是几个建议:
其他国家可以接受对其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关税,而不进行报复,这样可以为美国财政部提供资金来支持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必须强调,一旦进行报复,只会加重负担分配的不公,进一步阻碍我们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
它们可以停止不公平和有害的贸易做法,开放市场,增加从美国的进口;
它们可以增加国防开支,更多从美国采购武器和产品,这不仅能减轻我们军人的负担,还能在国内创造就业;
它们可以在美国投资建厂,在美国生产产品将不再面临关税;
它们甚至可以直接向美国财政部汇款,帮助我们资助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
关税问题值得特别强调。多数经济学家和一些投资者认为关税要么没效果,要么危害极大。他们错了。
经济学界对关税的共识错误,部分源于主流经济模型的假设:这些模型要么认为贸易赤字不存在,要么认为赤字是短暂的,并能通过货币调整自动纠正。在这些模型中,贸易赤字会导致美元贬值,从而减少进口、增加出口,最终抹平贸易赤字。如果真是这样,关税就没必要了,因为贸易会自动平衡,而关税的介入反而会加剧问题。
但现实与此截然不同。美国已连续五十年出现经常账户赤字,而且近年来迅速扩大: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约占GDP的2%,而在拜登政府时期达到近4%。与此同时,美元却没有贬值,反而升值!
现实已经告诉我们这些模型是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没有考虑美国提供全球储备货币的情况。储备地位极为关键,由于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几乎是“无底洞”,即使五十年过去,国际收支也未能实现平衡。
一些更为现代的经济研究允许“持久性贸易赤字”的存在,这更符合美国的实际情况。研究表明,通过对出口国家征收关税,美国可以改善经济结果、增加财政收入,并即便在遭遇全面报复的情况下,依然能让被征税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经济学中所谓的“关税负担归属”分析显示,很大一部分关税实际上由被征税国家承担。那些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缺乏替代市场——它们无法找到替代美国的需求。它们只能出口,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相比之下,美国有许多替代选择:我们可以自己生产,或者从对我们公平的国家购买。这种杠杆差距决定了其他国家最终承担了关税成本。
2018-2019年,中国通过人民币贬值承担了特朗普总统历史性关税的代价,这意味着中国公民变得更穷,全球购买力下降。这部分关税收入由中国“买单”,被用于资助特朗普总统为美国工人和企业提供的减税政策。这一轮,关税还将用于资助减税和削减赤字。
以外国资金部分支持的美国减税,将释放出美国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活力和机遇,迎来特朗普总统的新黄金时代。赤字的减少也将有助于降低美国国债利率,以及抵押贷款和信用卡利率,刺激经济繁荣。
这里需要强调,征收关税不仅仅是为了筹集收入。例如,总统的对等关税旨在应对其他国家的关税、非关税壁垒和操纵行为,如货币操纵、倾销和补贴等不公平竞争手段。财政收入只是一个“顺带”的好处,如果这部分收入能被用于减税,它还能进一步提升美国出口的竞争力。
责任分担将使美国能够继续领导自由世界几十年。这不仅是公平问题,更是可持续性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重建制造业,就无法承担维护我们安全和支撑金融市场所需的安全保障。世界仍然可以拥有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伞和贸易体系,但前提是其他国家必须开始为此支付公平的份额。
谢谢大家,我很乐意回答一些提问。
2025-04-09 09:54
皇图霸业要花钱,全靠大家交的税。我们这代人熟知的世界并非从来如此。
2021-12-22 15:40
中国现在个税最高是 45%,很多人认为已经很高了。我之前提过,英国搞凯恩斯的时候,个税曾经最高到过 83%。而美国历史上税率高的时候,这个数字到过 9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税是很低的,个税最高只有 7%。一战期间,这个 7% 加了一个 7,变成了——不是 14%,是 77%。当然后来又降了,不过再也没降回 7%,只降到 25%。但很快赶上经济危机,罗斯福把 25% 一直提到了 79%。
这就到头了吗?没有。经济危机后面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79% 又变成了 94%。当然二战后降了一点,到 82.13%。很快又是朝鲜战争,82.13% 变成 92%。这时候卓别林都受不了,所以移民去了瑞士。
等朝鲜战争打完,税终于降了一点, 从 92% 降到 70%。因为还得冷战,还得美苏争霸,皇图霸业是要花钱的。后来越南战争的时候,70% 又变成了 77%。
再后来,到了里根,才把这个数字一路降到 28%。所以新大陆的里根,旧大陆的撒切尔,堪称新自由主义双壁。
推荐阅读:《80年前的好莱坞明星,是如何逃税避税的?》🔗网页链接
2025-04-08 22:08
川普居然说:“China also wants to make a deal, badly, but they don’t know how to get it started. We are waiting for their call. It will happen!”
但凡身边有个懂一点中国又敢说话的幕僚,也不至于这样误判。不过他应该不需要,因为“没人比我更懂中国”。
2025-04-08 19:58
今天的盲猜关注列表活动开始啦!//@云鹤王后:治理一个县,不需耍太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