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下个页面随便看看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25-05-10 13:41

这一点《生活大爆炸》里呈现过。伯纳黛特开始宫缩就去医院了,护士让她先回家,等宫缩 5 分钟一次的时候再来: 🔗查看图片 //@南郭刘勃://@色甘酸本色:总体上,中国的劳动者都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包括广大的医护牛马群体//@手抖毛大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doge]//@爱逛博物馆的公卫混子:确实逆天[二哈]这放在老中闹上舆情就炸了//@一颗剧场豆:好离谱啊...

郝倩在欧洲

2025-05-09 05:23

昨天和小伙伴们聊欧洲医疗,想起自己的一件小事—— 十年前在伦敦生孩子。

英国公共医疗NHS,一直资源紧张,即使是十多年前,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病床都缺得紧。从怀孕到进医院,我没见过一位医生,孕检都是助产士(midwife)完成。

第一日🌞
快生的时候,已经有强烈阵痛的宫缩了,医院依然不让进,让有事打电话。

电话打到产科,接电话的护士通过你的说话节奏给你算宫缩程度。忘了是要10分钟多少次,才允许你进医院,否则就在家里待着。我当时属于胎位不正,始终达不到她对宫缩的“规定节奏”,但护士说啥都不让我去医院待产。

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当天晚上打了个车“擅自”去了医院,助产士过来看了看说,你这快生了,我把你羊水先捅破,然后你回家泡个热水澡,明天再来生吧。

什么叫无知者无畏呢。就真的在羊水破了之后,遵医嘱回家泡澡。(后来才知道这是大忌,也导致了之后我和孩子都感染了)

第二日🌞
硬挺了一夜,第二天受不了又去了医院,这次等到了一张病床。然后助产士说,还没到时间,给我打了针止痛,又把我一个人搁在一张病床上等宫缩。

就这么又疼了12小时。

就在药物+阵痛把我折磨到进昏迷时,我在当晚半夜第一次见到了——妇科医生,上了一些检测仪。医生给我上了无痛,那时,真的有了一种上天堂的幸福感。。

可惜这种安宁的感觉只维持了大概三四个小时,监测显示我开始发高烧,肚子里的宝宝开始躁动,胎心提速,缺氧。我当时,已经烧到没有感觉。

第三日🌞
次日凌晨6点,医生紧急决定要剖腹产,要迅速加大剂量无痛麻醉,直接推手术室。因为麻醉上的太快,我在手术之前已经喘不上来气,昏迷前唯一的记忆,就是死拽着坐旁边的医生的手,让他救救我,然后,断片。

万幸,紧急手术很及时,我和孩子都活下来了。

当天中午,当我终于清醒,看到一名妇科医生带着一群实习学生来到我病床前,乌泱泱围了一堆,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你昨天胎位不正……”

当时真的是,五味杂陈。你说他们低效吧,他在生死攸关的关头给你做了剖腹产,把我和孩子都救回来了。你说他高效吧,为什么不能在我生不出来的时候,做点什么?

剖腹产之后住院三天,这期间每天要自己走到10米外上厕所,那大概是此生走过最遥远的10米。打了无数的抗生素,手腕上至今还有一个深深的针孔疤痕。

然后要求回家一周后,自己把伤口的线拆了。

自。己。拆。线。。。。[衰]我真的是,剖腹产后一周还是两周(记不清了),前夫颤颤巍巍扯出剖腹产伤口上那根类似塑料质地的线,我疼到泪流满面。

生个孩子失血过多,也没有输血。在之后一个月里,手指上的关节处全都是黑色的,一个多月之后才逐渐恢复,才有力气走下楼。

即使如此,我还算是幸运的。有一个朋友在我之后生孩子,因为生不出,产钳夹了孩子7次,侧切切口太大。孩子生出来满头都是伤,她小便失禁半年都没好。之后她投诉了NHS,后来折腾了大半年,好像也还是不了了之。。。

然而又能怎么说呢,英国在没有NHS之前,医疗是一种昂贵的服务,这一点看过唐顿庄园的,大概也都有印象。英国所谓的全民医保,是二战后1948年才有的,是西方世界第一个全民免费医保服务,普惠了大众。

只是当初那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nhs,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如今也是问题缠身,从整个体系到体系中的医生护士,都很艰难。
令人唏嘘[融化][融化]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5-10 11:16

参考阅读:🔗网页链接 #大妈走路突然转身撞到男子获赔7万#

tombkeeper

2025-04-19 21:51

我很早就说过要对“法律是神圣的”进行祛魅。法律是工具,维持社会运转的工具,没有神性。所以,美国有美国的零元购,中国有中国的零元购。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这个你们中学应该就学过,只是可能没有细想。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5-09 22:50

简单介绍一下 J-10 的发展史。

1982 年 1 月 12 日,刘华清召集总参装备部和国务院国防工办开会,传达邓小平关于“拿出 5 亿元搞一个性能好的歼击机”的指示。

1982 年 2 月 18 日,国务院国防工办在北京召开座谈会,提出要求:空战性能要优于 J-8Ⅱ,优于米格-23,接近 F-16。

1982 年 9 月 9 日,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在北戴河召开发动机专业组会议。

1986 年 1 月 25 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 J-10 立项,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

1991 年 8 月 30 日,J-10 全尺寸金属样机在成飞试制成功。

1997 年 5 月 30 日,J-10 在成飞完成第一架总装,并在这一年完成了全机共振试验、首飞前全机静力试验、首飞前主起落架落震试验、首滑试验。

1998 年 3 月 12 日,J-10 预定首飞日。在最后时刻,工人张凤贵发现机身下有不易发觉的 3 滴油。在征求总设计师宋文骢、现场总指挥杨宝树和总工程师薛炽寿等人的意见后,行政总指挥刘高倬决定:推迟首飞。后查明发动机有 8 个孔未封堵而漏油。3 月 23 日,首飞成功。

2003 年 3 月 10 日,J-10 交付部队试用。

2003 年 12 月 26 日,可用作教练机的双座型的 J-10S 首飞成功。在这个月,试飞员李中华驾驶 J-10 完成低空大表速试飞,创造了中国载人飞行器在大气层中 1453 千米/小时的新飞行速度纪录。李中华后来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试飞员”称号。

2004 年 4 月 13 日,J-10 在成都通过航定委的设计定型审查。7 月 19 日,J-10 设计定型通过。11 月 3 日,J-10 获 2004 年度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

2006 年 12 月 29 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发布消息:J-10 已批量装备部队,形成作战能力。

2007 年 2 月 27 日,“J-10 飞机工程”项目获得 2006 年度国家唯一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0 年 2 月 10 日,J-10 总设计师宋文骢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5-09 14:17

#工信部发文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

有一次我坐某款新势力车。下车的时候找了半天找不到在哪儿开门。司机告诉我:手伸到那个那个下面的那里那里,摸到那个那个的里面里面再往外扣一下。

当时我就想,如果这车撞了,起火了,司机先死了,就算门是好的,我大概也打不开门,只能随司机一起去了。

可以想象,新势力的设计师在门把手上猛下心思的时候是何等骄傲。突破传统,彻底颠覆,完全震惊,画出来,再做个动画,放到 PPT 里,在发布会上震慑土包子们。土包子们在台下鼓掌,老板在台上微笑着,豪情万丈。

我如果是银河帝国的皇帝,会做一个密室,密室里没别的,就一道门,然后把这些设计师捉来,丢进密室,五分钟如果找不到门把手打不开门,密室的底部就会塌陷,下面是之前掉下来的设计师们腐烂的尸骸。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5-09 14:01

学技术也一样:🔗网页链接 //@南郭刘勃:亲王说,写作没有入门教程,只有进阶教程,也是这个意思。//@骑桶人:我也是经常用游泳比喻写作,其实运动和舞蹈跟写作非常接近,我记得有一回在西安文理学院的写作班里谈到写作,我说写作的时候应该是忘我的状态,完全沉浸在写作本身。其中有一位学舞蹈的学生,立即就理解了,而别的学生还是两眼茫然的样子。

cinekino

2025-05-09 07:59

实践不足,听课太多,听再多亦无用。
"先写。"
"我还没学会。”
"学游泳,你学会才下水?"

一个道理。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1
...
217218
219
220221
...
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