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0 14:20
给你们讲一个典型的数据分析陷阱案例。
刚才看到有人用“孕妇装、婴儿床、婴儿车”的百度指数(图1)来论证中国人口出生率已经暴跌好几年了。这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孕妇装、婴儿床、婴儿车”这些都和生育行为强相关。
但是,但是,但是,“孕妇装、婴儿床、婴儿车”这些东西都可以反复使用。生老大的时候买了,生老二老三还可以接着用,不需要再买新的。所以这些东西的百度指数只能反映头胎出生趋势,不能反映总出生趋势。
真正能反映总出生趋势的,是“婴儿奶粉、尿不湿”这种生一个就要买一份的(图2)。
2017-11-16 13:40
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在中国至少有 1 亿,关键是治不好绝对不会医闹,不会发微博,简直是完美的诈骗对象。骗这些患者,就像偷贪污犯一样安全。
2021-07-24 21:08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从倒数第三行开始的每个字都是在消解意识到错误给自己带来的不适感,而不是认错。最后一句更是活脱脱一个巨婴咣当坐下来蹬起了腿。
2024-02-20 14:05
一个冷知识:由于可以想象的原因,中国人在弹弓方面大概是世界第一,有大量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
2024-02-20 11:00
刚才朋友给我说件事快给我笑疯了。
他喜欢打弹弓,为了防止练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就每天开车到郊外一个荒山上练,目标是一个小土包。
他练了挺久都没什么事,但有天训练的时候山梁上突然出现一个哥们儿,蹲在那目露凶光的盯着他,他有点心虚但决定气势不能怂,就继续打那个小土包,两个人就这样在荒郊野外对峙了一个多小时。
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对蹲在山梁上那个哥们儿说:哎怎么了,犯法吗?
那哥们直起身子说:不犯法!
这朋友就硬气了:“那你想干啥?”
山梁上的哥们怒气冲冲说:不干啥!我就想跟你说你特么能不能别打了,这是我爷爷的坟!
2012-07-02 11:06
艺人出名后,会有人找代言;科普作家出名后,会不会有人邀软文?我相信有。不过但凡有点骨气的,恐怕不会接受。但有没有接受的呢?我相信有。各领域都有出卖人格的,科普领域例外的可能性很小。妙的软文,引人入瓮却又句句是实,难以证其谬。如何消解这种情况?我想了很久,恐怕惟“百家争鸣”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