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1 16:06
我前面提到人造子宫,不少人嗤之以鼻。
对胎儿发育来说,甚至子宫也不是必须的。这乍看好像不可思议。但你听说过“宫外孕”吧?
子宫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容纳胎儿,二是和胎盘结合(着床)。亿万年的演化,让子宫天然地能耐受胎盘的侵袭,并能随着胎儿发育而扩张。然而亿万年的演化也让胎盘天然地不挑嘴。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受精卵未能在子宫内发育,胎盘也可以和身体的其它组织结合。
虽说胎盘只要有个地方结合就行,但子宫之外的组织可能耐受不了胎盘的侵袭,最终十有八九大出血。所以某种意义上其实不是胎儿需要子宫,而是母体需要子宫。当然,如果母体好不了,胎儿肯定也好不了。对于人类来说,如果发生了腹腔妊娠,胎儿存活率只有 1%。但反过来看,胎儿即便在这种意外情况下也能有 1% 的存活率。
提到“人造子宫”,也不一定就要往闪烁着 LED 的塑料和不锈钢制品上想。目前用转基因猪给人提供移植器官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例了。那么是不是也可以研究让人类胚胎在猪的子宫里发育呢?这显然是距离更近的技术路线。
远期来看,严格意义上的人造子宫也不是没有可能。目前直接研究这类人造子宫的团队屈指可数。估计伦理原因还在其次,可能金主们觉得一二十年内都实现不了难以回本。但这应该不会导致人造子宫技术一直难以发展。因为与之相关的基础技术在很多别的领域都需要。
比如,人造子宫相关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体外灌注。但体外灌注在器官移植领域也需要用。器官摘取后,通过体外灌注给其提供氧合、清除代谢废物、管理红细胞压积等,就可以大大延长器官在体外存活的时间。另外体外灌注领域的一些技术在临床急救中也有用,比如 ECMO。所以目前相关研究是不少的。
那么,假以时日,在各项基础技术都发展成熟后,用干细胞培养一个子宫,通过体外灌注模拟母体给子宫提供的各种代谢机制,这是不是还挺可行的?
2014-05-06 13:37
NSA 那个 twitter 招聘(🔗网页链接),就是替换式密码。这种一般写个小脚本,挂个英文字典,很快就能跑出来。但 NSA 把单词间的空格去掉了,增大了难度。这个小工具可以智能地处理空格被去掉的情形,所以几乎能全自动地破解这种加密。
2013-01-04 23:40
[接上条]《Cloud Atlas》试图传递的自由信息很多,譬如超越性别的情感。除直接表现同性恋情外,还有一个线索:流星纹身的主人在有些转世中是男性,有些是女性。甚至出现在哈莉·贝瑞扮演的第一个角色身上,却没有出现在她扮演的第二个角色身上,而是在她第二个角色的爱人身上,那才是第一个角色的转世。
2012-04-15 16:38
今天《每周质量报告》披露了记者前后8个月对明胶行业的调查结果:🔗网页链接。前阵子说“内幕很可怕”的那个央视主播,他的消息来源可能就是此调查。本次披露的信息主要针对胶囊,胶囊毕竟质轻,一天也吃不了多少,食品中的才更可怕。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调查食品企业——又或者调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