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13-07-05 22:26

这两天的一些事,让我想起那年3Q大战后,互联网协会召集成员单位讨论终端软件自律公约。会上大家群殴360,说360扫描文件。我说反病毒软件当然要扫描文件,于是大家认为我是360的鹰犬。后来360说QQ内置防盗号功能是垄断,我举了XP内置防火墙的例子驳斥,于是大家觉得我是QQ的卧底。其实我就是个二愣子。

阅读全文 >
t0mbkeeper

2022-12-18 21:28

之前@来去之间 提到的布洛芬的用法问题,我没在原话题下说,因为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布洛芬的确每次可以用 0.2-0.6,每天最多 4 次。也就是说每天最大可以用 2.4。但为什么说明书要给一个 0.2-0.6 的范围而不直接让大家都用 0.6 呢?

因为使用药物永远都是风险 vs 收益的权衡。

布洛芬毕竟还是存在不良反应的。即便在说明书剂量范围内,也应该尽量少用而不是多用。虽然最大剂量可以用到 0.6,但一般是用于类风湿等疾病而不是退烧的。这就是风险 vs 收益权衡后的结果。

另外,体温升高总体来说是人体应对感染的一种机制。比如,发烧时产生的热休克蛋白有助于人体对抗各种病原微生物。具体到新冠,体温升高还有别的好处。比如新冠的 ORF8 蛋白会干扰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而体温升高则有助于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从而对冲 ORF8 的这种作用。

然而发烧也会让人很痛苦。为了减轻痛苦,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一部分体温升高带来的好处,并承担一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说退烧药的使用以减轻痛苦获得相对舒适为目的,而不是以把体温降低到正常值为目的。

如果把患者对疗效的评价作为目标,那么确实应该让其直接使用较高的剂量。这样患者的痛苦有更大概率得到迅速而明显的减轻,于是更容易对医疗服务做出正面评价。

但如果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目标,则应该让其先从小剂量开始吃。如果 2 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仍然很不舒服再试着增加剂量。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0-06-23 17:59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同一天发文,批电视相亲节目“低俗”: 网页链接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2-09-04 15:42

文章很好,不过长度会大大影响传播效果,建议在微博文字部分把几个关键点写成摘要。//@oztiger: 真正专业人士的声音。

2012-09-04 15:07

抱歉,作者已设置仅展示半年内微博,此微博已不可见。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1-07-25 21:03

某厂真是颓势尽显。

几年前,我还拉着我们市场部的同事,告诉他们要多跟这个厂学怎么办会,从设计到组织,一点两点三点,人家好在哪儿,咱们应该怎么学。

这两年完全不行了。去年办会,在嘉宾栏把我的照片下面安了别人的名字。今年办会,打了我的电话,问我是不是某某某——某某某以前还是他们公司的。

阅读全文 >
1
...
5949.85950.8
5951.8
5952.85953.8
...
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