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5 08:43
如果我们也那么敏感那么不讲道理,和极端女权们有什么区别?//@tombkeeper:这个视频具体哪儿有问题?我看了几遍也没看出来。
2019-01-15 03:34
宝洁公司旗下的吉列剃须刀周末在油管上
🔗网页链接
发布广告,为了卖剃须刀,批斗「男人就该有个男人样」的口头禅,引起强烈争议,油管上差评如潮。
目前为止,给差评的人数占九成以上。其中最受人欢迎的评论之一是,「一个阉割男性的社会将被不阉割男性的社会所取代」 (A society that emasculates its men will quickly be replaced by one that doesn't.) 🔗西城SQL的微博视频
吉列表示,没有让这个广告下马的计划。
2021-11-21 18:10
用 “People who have menstruation” 来称呼生理性别为女的人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会冒犯那些绝经的人,以及尚未来月经的人。
建议白左用:“People who have menstruation, people who have had menstruation and people who will have menstruation”。华左可用:“正来曾来和将来月经者”。
2025-02-19 22:50
回复@小蚂蚁10010:其实你们家也是,从夏商周一直传到现在。//@小蚂蚁10010:我知道的有两个,江南钱家,孔家,穿越数个朝代还存在,看来是小概率事件
2025-02-19 20:30
看到有人嘲讽这篇论文,认为中国传统上家谱里是不记录本族女性的,并且“绝嗣”是指没有男性后代,所以认为作者搞错了。不过,要做出这样的嘲讽,势必要假设复旦的这位作者连家谱上不记录本族女性这一点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绝嗣”是什么意思,还要假设给这篇论文审稿的人都忽略了这些问题。
即使是在今天的医疗、经济、社会环境下,只考虑生理不育的情况:假设不育的夫妇占比 12%,每对夫妇生育 1 个子女,那么今天的人在 5 代之后,只有 52.8% 还有后代存在。古人结婚早,按 20 年一代人算,清朝 276 年差不多 14 代人。也就说,即便不考虑天灾人祸,满清入关时候的人,到溥仪退位时,只有 16.7% 还有新生的后代。
当然,古人通常不会只生育一个子女,而且古人的不孕不育率可能比现代人低。但是,现代医学也比古代发达,现代人也都能解决温饱问题。康熙生了 35 个儿子,其中 11 个生下来就夭折了,4 个死在 18 岁之前,也就是说活到成年的只有一半。这还是当时中国最顶级家庭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那篇论文的结论不会和现实差太多。我可以理解有些人不喜欢这个结论,但宇宙就是这么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