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4 08:14
在过去,一个厅级干部退下来,前后落差还是很大的。
不过胡锡进退下来之后可能还好。他现在的社会身份里 KOL 的成分要远大于总编。不当总编了,还是 KOL。对网民们来说,可能甚至不会感到什么变化。
2023-09-12 10:53
有朋友说不出两个月老王必然要把这个橘子偷偷捡回来。我之前预计是明年春节前。 🔗查看图片
2023-09-10 11:24
儿科,急诊,产科,都是多少年的艰苦岗位,其中最难的是儿科。很多很多年前,最少二十多年了,儿科就让人闻风丧胆。因为儿童疾病非常复杂多样,儿童又无法正确表述自己的症状,一切都依赖父母的代述,而父母的描述又多准确,实际上难以衡量。儿科高度依赖医生的敏锐察觉,精准查体,以及高水平的检查检验辅助。孩子病了进医院,往往全家都来了,医生所处的那个环境可想而知。每天巨大的噪音,人来人往的潮流,人山人海的包围,孩子的哭闹,咳嗽,家长的训斥怒吼,哪怕是个围观者站在旁边都要感到巨大压力。一个坐急诊的医生,从五点钟接夜班,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交办,足足15个小时,最少看三百多个号。
你说这样看病能有多好的质量?你还真错了,在这么强大的压力之下,儿科医生还能保证基本的诊疗水平。某国医院,世一大的儿科学系就设在他们医院,他们的儿科就比隔壁国一院儿科水平高一些。而且他们什么方向都有人在看,儿童发育,儿童心理,儿童感染,儿童消化病,呼吸病,血液病,心脏血管病,代谢免疫病,肾病,以及从儿内科向儿外科的管理,走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么好的儿科,应该很多人夸赞和感谢吧,毕竟在别的地方看不好的,到这里才能找到办法。不,在这里,医生被骂被打的更多。因为难治的孩子都到这里来了,家长的郁闷愤怒总要找出口,面对的这个人就是最容易的出口。
我有一个师兄,当儿科老总的时候都快四十岁了。后来我看见他老人家四十三岁,副教授,夜里还孤独地坐在儿科急诊那里,一个晚上看三百个号,家长将他团团围着,有的时候是苦苦哀求他,有的时候则是愤怒训斥他。有没有人打他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注射室的护士经常有人被打。
有人说,我真不懂为什么这些家长这么愚昧!明明孩子就是普通感冒发烧,就不能好好在家喝水自愈吗?一点循证医学都不懂!!!
关于循证医学,我有我自己的看法。循证医学很高明,很好。但是是不是什么人都能用?首先起码得有足够的知识吧,要懂这些一条又一条道道的,门槛已经不低了。我们都知道,孩子感冒发烧,绝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在家好好休息,喝水,对症治疗,绝大多数就可以好啦。问题在于,那些少数不好的人,你怎么把他们分辨出来?他们不好了,什么时候我应该去医院?我怎么知道谁应该去医院,什么时候应该去?其次,就算是感冒发烧,也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比如我一个小小耳鼻喉科大夫,我经常遇到感冒后急性中耳炎的病人,鼻窦炎的病人,甚至脑脓肿的病人,如果家长把无症状一律当做没有病,疾病迁延,那么这个后果是不是就承受得了呢?我们知道慢性中耳炎的成年病人,有很多就是小时候发急性中耳炎没有治愈导致的,没症状就不管了吗?
中产喜欢私立儿科医院,私立儿科其实很喜欢讲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在这里是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中产一般文化水平都很高,自己懂很多指南,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具备,医生稍加讲解就能自己处理问题。中产的家庭环境比较好,在家观察不存在问题。中产在私立医院有会员,随时可以打通医生电话,有问题随时沟通处理。你跟病人分析判断,就是感冒发烧,对症处理,及时复查,孩子安然无恙。
可你一般不是中产,而是辛苦打工的人。孩子高热,呕吐,跟你说在家吃点布洛芬观察,你说好。过两天孩子大便见红白胨子,慌了送医院,发现是菌痢要住院。再比如说发烧了吃几天退烧药,忽然孩子左耳剧痛满地打滚,慌慌张张去儿科,儿科说要看耳鼻喉科,带着剧痛的孩子去看耳鼻喉科,又排队才知道原来是急性中耳炎。又比如说孩子高热,吃不下饭,对症治疗吧,谁知道孩子原来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据说跟扁桃体炎有关,一下拖去抢救。再比如说孩子高热,在家吃点退烧药,谁知道下午腹部剧痛,去医院一摸肚子,原来是坏死性肠梗阻,要立刻开刀抢救……你能拿的定主意吗?除了去儿科排长队,让医生分析判断以外,你还有什么办法呢?
你以为儿科医生喜欢这样工作吗?他们不喜欢,但也毫无选择。所以儿科医生越来越少。国家也着急啊,所以国家规定儿科医生执业资格证书可以降分50录取。 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以为要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普及科学知识,让医生和老乡都得到改善,谁知道最后原来是说学渣也有春天,学渣本来没资格当医生,但是现在也可以去干儿科。总而言之,哪怕是个学渣,因为现在有这样的需求,所以也可降低要求录取。
为什么大医院儿科永远人满为患?你都不知道下面医院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医生。是你,你放心吗?诊断不明,治疗无效,这也是双向的恶化器。还有人在那里说风凉话,说什么“不想干可以不干。”我都不知道说这种话的人是什么人。这世界上是你想选择什么就选择什么的吗?我想如果有选择,你也不会在网上做键盘侠吧,你总会做一点实际的事情让社会更美好吧?我其实很希望这种人能够来跟我实习一段时间,我什么都不要他做,只要他每天紧紧跟着我,我站着他就站着,我坐着他就坐着,我走路就跟我走路,我去开刀就跟我去手术室,我去急诊科抢救他就跟着我跑步,只要他能跟上我的脚步,能够紧跟我一周,跟我看看我们每天上班是什么状态,我就承认他说的对。实际上医院辞职的护士非常多,辞职的医生也很多,但是新人总是更多的,新人会占据这个位置,但是总体水平就会下降,我们大家一起享受这种过程,这是没办法的,大家一起承担。
2012-02-28 16:44
有这种老师真是非常幸运。常思己过、三省吾身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容易变成那谁。无敌于天下有两种:一是独孤求败,二是后来坟头上的慕容复。独孤求败那个比较难,所以如果有了无敌于天下的感觉,应该想到是第二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2012-02-28 12:53
我非常佩服的一个通信界权威,他曾告诫我等弟子:你们也算学有所成,随着你们水平提高,你们会越来越意识不到自身的短板和错误,别人争不过你不代表你就是对的,每隔七年就要彻底否定自己一次,即使不知道你错在哪里也要默认自己错了,然后重新思考,否则你就到头了。我始终记得他的话,七年蜕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