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13:33
没找到的可以看看评论区。在本例中可以学习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思路,发现新闻报道似乎和判决书存在差别,进而理解裁判文书公开的意义,以及一切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2024-05-09 09:43
#男子冲入火中救妻儿保险公司以自致拒赔#
你们试试,去中国裁判文书网,wenshu.court.gov.cn,查询这个案子的判决书,看看有几个人能顺利完成从注册账号到查询。
2012-04-25 16:21
回复@Pat就是我: 是真的。很多分子量不大的物质都可以直接被黏膜吸收。但能吸收多少?是否能短时间达到致死量?他不说。因为就是要给你造成入口即死的错觉。这就是我常说的用真话骗人。 //@Pat就是我:方舟子说氰化钾可以直接被口腔黏膜吸收,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2012-04-25 15:36
方舟子刚才发的“氰化钾致死量大约50毫克,摄入十秒钟即丧失意识。据报某英国商人摄入氰化钾还能吐出来,还要被按着重灌一次,真乃神人”现在不见了。当然不好说一定是他自己删的。但事还得说清楚。这本书《Criminal Poisoning》,是非常权威的法医学著作。到底是不是无色无味,致死量多少,自己看。
2017-07-08 10:03
维基百科上对此事有非常详细的信息: ,看完后我还是觉得加拿大真是……真是太地大物博了。
2024-03-27 16:22
一个朋友说写程序很爽,问这种爽是不是来自多巴胺。
写程序、拼模型、证明定理、登上山峰,诸如此类需要经过努力、经过等待,然后才获得的爽,一般来自内啡肽。刷短视频这种短平快的爽,主要来自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