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23-10-03 18:49

这食盒可能跟笔记本键盘一样,同时按下鱼丸+笋片,开启背光[doge] //@来去之间:关灯了看得清?

互联网的那点事

2023-10-02 18:32

大为震撼

[挖鼻]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7-07-14 08:34

不如一美元一根收购老鼠尾巴。同时严密监控铁丝笼子的销售情况。//@tombkeeper:也就是说按这项计划,平均消灭一只老鼠要花 16 美元。

观察者网

2017-07-14 06:30

【老鼠肆虐百年 纽约痛下决心掏2.2亿灭鼠】 纽约作为美国的文化和金融中心,泛滥成灾的老鼠始终是纽约市民的心头大患,学者估计大约有200万只左右。随处可见的老鼠在地铁轨道间乱窜,或者在街头倾倒着的垃圾袋上翻找食物。据CGTN报道,纽约市于本周三公布了一项耗资3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的新计划,用以更换防鼠垃圾桶,并施行更严格的垃圾管理条例。 🔗网页链接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0-02-19 13:00

真的有案例了…… 🔗查看图片

韦字只念第二声

2020-02-19 12:47

口罩紧缺以后,我也真的是给我的家人跪了。奶奶把一袋20个全新但快过期的口罩放进微波炉微波消毒,鼻梁的金属夹处着火,20个口罩被烧出一个窟窿全废。妈妈把几个口罩拿去电饭锅里加热消毒,最后全都热融化了,好多天过去了我家电饭锅现在还能煮出一股浓浓的烤塑料味……真可惜了这好几十个口罩[伤心]。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9-10-02 17:23

不少人都提到这次国庆感受很不一样,看到了多年未见的景象。似乎人人都在看阅兵,并热情高涨地分享相关内容。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是确实软硬两方面都有了些东西。硬的方面就不用提了,这是多年来循序渐进垒起来的,各种定量、定性的东西在哪儿摆着。这个是基础,甭管几个自信都得有基础。软的方面,今年几部电影、电视都有了一些气象。似乎文化界也逐渐摸到了路。从庆典内容也可以看出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宏大叙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细节。

二是美国(主要是川普)和香港(其实还是美国)帮助完成了思想动员。这事儿如果没人帮忙,光靠国内的宣传机器是不可能这么快搞定的。群体思想如同巨大的飞轮,二三十年蓄积的惯性势能短时间很难改变。但有了美国近两年来的助攻,虽然未必每个人都能清晰认识到隐藏在“和平与发展”之下的依然是文明冲突和族群竞争——和过去几千年一样,但至少切身感受到了全球化是一种多么脆弱易碎的东西。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5-04-01 12:15

考虑到英国人来之前,印度有五六百个土邦,说“英国人在殖民期间系统性地破坏了印度”就不客观了,更符合历史的说法应该是“英国人在殖民期间系统性地创造了印度”。//@来去之间:[费解][费解]

风云学会陈经

2025-03-29 11:15

苏杰生说西方长期“抬华抑印”,所以与中国相比印度起点艰难

1. 印度《今日商业报》(Bussiness Today)3月23日报道,印外长苏杰生在“MindRush”峰会上说了一段非常奇怪的话。苏杰生说西方长期奉行“抬华抑印”战略,从而塑造了中印不同的国际社会形象(long-standing global dynamics shaping perceptions of China and India)。

2. 原话是:China was always—for not always, but for a long time—a strategic objective of the West… praising their achievements, history, and running us down was equally a strategic compulsion. 意思是,中国一直是(起码长期是)西方的战略焦点,成就和历史得到赞扬;而贬低印度,也是一种强迫的战略意图。

3. 苏杰生认为,19世纪英国与俄国的“大棋局”是这事的根源,一直影响到最近几年中印之间发生的事。英国人在殖民期间系统性地破坏了印度,他们同时出于战略原因支持中国。19世纪,英国人担心俄罗斯会占领中国。那时,中国最大的鼓吹者是英国和美国——特别是传教士。苏杰生引用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珀尔·巴克(赛珍珠),她描写中国农民的小说《大地》获奖,这就是西方早期帮助中国发展在文化上的铁证。

4. 最后苏杰生说,印度今天面临的(与中国的)形象竞争,始于“非常不同的起点”,所以工作更难,因此会更加努力。

5. 苏杰生的奇谈怪论,是一种“西方中心论”。因为西方打压了印度,对中国更好,所以印度起点不如中国,所以现在成就不如中国。

6. 苏杰生和印度人需要改变认知,认识到中国人是靠自己努力奋斗,而非西方帮助,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的。最近的进展是,印度人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承认了中国成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苏杰生需要在BT峰会上解释“印不如中”的原因。

7. 改变认知非常重要。现在印度人认知极为错误,对中国非常敌视。一方面印度人强调西方对印度犯下的罪行,另一方面内心却将中印摆到低于西方的地位上评判,认为西方偏向中国,这是极为扭曲的。

8. 印度人有雄心壮志,但需要改变认知。印度人要明白,与中国合作才能真正发展,就如不少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与西方合作是没有出路的,印度最近一波投机,企图用PLI生产激励计划吸引工厂从中国搬到印度,已经失败了。中印经贸合作让印度发展受益很大,证据多到中国内部都非常不满了。现在印度内部已经有所觉悟,也是被有些低迷的发展指标逼得,准备恢复中印经贸正常关系。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1
...
5901.85902.8
5903.8
5904.85905.8
...
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