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25-03-17 12:01

回复@注定现在暂时漂泊:不用未来。你看:#黄焖鸡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别点外卖#//@注定现在暂时漂泊:这篇文章,未来合订本一定用得到[允悲]

tombkeeper

2025-03-17 11:28

2025 年 3 月 17 日,《农民日报》发表文章:《94.6吨食物浪费之痛——对粮食再“紧张”都不为过》,作者:郭少雅。以下为全文:

3月1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2024年4月发生的湖南小伙“胖猫”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身亡事件中,大量网友出于对“胖猫”的同情,通过外卖平台为其送餐祭奠。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外卖堆满了大桥的行人通道,最终导致94.6吨食物被浪费,其中一名网民甚至一次性订购了8000元外卖送上大桥。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网络时代的非理性情绪,更折射出人们对于粮食、食物的认知偏差,令人十分痛心。

94.6吨食物意味着什么?

2024年,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395公斤/亩,94.6吨相当于239.5亩农田上的粮食产量。事实上,这些被浪费的“外卖”并非全是粮食,其中有大量的奶茶和汉堡。按照肉蛋奶的粮食转化率来说,大约3至4斤原粮才能转化成1斤猪肉,那些堆在大桥上,只能被当作垃圾处置的94.6吨食物,如果折算成粮食,意味着多少亩良田一年的产出、多少农民一年的辛苦都付诸东流?!

有人说,“胖猫”短暂的一生太不容易,人走了,我点一份外卖给他,寄托哀思,称不上浪费;有人觉得,食物是我花钱买的,我不在意,别人也无权置喙;更有人认为,粮食不值钱,外卖也不贵,既不是名牌包包,更不是贵金属,用来祭奠一个令人惋惜的生命,跟“浪费”沾不到边。

与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不同,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改开一代”大多没有饿肚子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吃饭”这个问题可能从不存在“吃饱”还是“饿着”的选项,只有“吃菜还是吃肉”“今天还想再吃点什么”的苦恼。但丰收在人类历史上从来不是个“常量”,吃饱肚子也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的“常态”。“惜粮即惜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教诲写在书上、刷在墙上,甚至被不少人觉得“过时了”、“爹”味十足。但这份刻在民族苦难记忆里的经验和教训,还真的要天长地久地讲下去,须臾不可放松。

粮食是天,是命,是和水、空气一样人类一天都离不开的东西。我们吃饱饭也就是最近40多年的事。这份“吃饱”,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对食物的珍惜和敬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必须具备的底线思维和危机意识,更是我们这个民族刻在基因中的品格。

这些年,关于粮食安全,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

这个“紧”字,首先是物质层面的“紧”。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虽然超出了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但是随着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我们需要更多的饲料粮来转化,所以粮食远不能说过关。2023年末,我国人均粮食需求量已经达到了606.3公斤,尚需进口来补足缺口。同时,我们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土地紧、水资源紧、环境容量紧,无论是产出的粮食还是产粮的资源,都要“紧着用”。

这个“紧”字,更是精神层面的“紧”,是“紧张谁”的那个“紧”。因为“紧张”粮食,我们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因为“紧张”粮食,我们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千千万万农业科技工作者联合攻关,“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努力”,就是为了给我们的大国粮仓多添一份底气。而这其中,最简单也是最难的“紧”,就是“紧张”每一粒我们碗里的粮食、每一份餐桌上的食物。它需要我们将节约粮食、敬畏食物当作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人人自律,时时自省。

要知道,食物从来都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是谁买了就可以随意浪费、谁占有就可以随意处置。从资源权益角度来讲,食物是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来的,浪费食物就是浪费资源,某种程度上也是影响了别人的生存权;从安全角度来讲,粮食是底线安全、生存安全、发展安全,轻视粮食的杂音一旦形成,在社会上成势,非常危险;从道德层面讲,就是要形塑“浪费粮食是一种不道德”的社会共识,就是要弘扬“惜食有食吃,惜粮有粮用,惜福有福享”的主流价值;从法律层面讲,我国在2021年即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反对食物的浪费和挥霍行为。

我们再说得具象一些。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4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23年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非洲每5人就有1人面临吃饭难题。那些本着善良的愿望、将外卖堆满大桥的网民,想一想处于饥饿中的人们和以吨为单位被当作垃圾处理的食物,心下是否会有些许不安?善良如“胖猫”,也一定不希望人们以这种不理性的方式来怀念和祭奠他。

理性与善意从来不应背道而驰。“胖猫事件”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互联网时代的群体情绪和情绪支配下的资源浪费之痛,而真正的善意需要建立在理性与尊重之上。每一份食物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饱含着对劳动者的敬意,更关乎国计民生,唯有将节约的意识融入日常,将对粮食的“紧张”刻入心间,方能避免这类浪费之痛,守护来之不易的“人间烟火”。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1-03-04 09:57

美国国务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的上一联邦财政年度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中70%左右来自中国。加拿大移民局:2009年,加国投资移民中中国大陆的名额占了约50%。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比2008年翻了一倍,而技术移民的数量更多,是投资移民的20倍。

tombkeeper

2011-03-01 14:14

中午某人问:“一个移民国家,很多人上一辈都不是美国人,他们哪来那么强的爱国主义”?美国的爱国主义非是爱民族爱文化,他们引以为豪的是自己国家的立国之本。当然这也是他们喜欢在世界上“多管闲事”的原因。在民意调查中,大多数美国人表示出对本国体制的热爱,并且认为这种思想应该在全世界传播。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0-06-14 12:51

忽然想到,美国这波闹腾里:
“砸烂公检法”,有了;
“大鸣大放大字报”,有了;
“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有了;
“破四旧”,也有了。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1-01-24 14:46

你们琢磨琢磨:白鸦葡萄园为什么叫“白鸦”葡萄园?不是白色的乌鸦,是白狼和乌鸦。制作者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

但是,对于依然纠结白鸦葡萄园的女主人到底应该是谁的人,下面这个也许会有帮助。

打开这个页面 🔗网页链接 里面的俄文看不懂没关系,点左边的按钮并等待 60 秒后,下载文件 blood_and_wine_ending_mod_2452_.rar。解压缩,将其中的 dlcEnding 文件夹拷贝到《巫师3》安装目录下的“DLC”目录。

然后在“甜蜜家园”任务后,所有可能到白鸦葡萄园的四个人就都会来了。

当然,因为女主人躺椅只有一张,所以会有点挤…… 🔗tombkeeper的微博视频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3-05-23 22:01

【怎么样委婉地让男人知道没钱不要接近我?】

假设你希望挡掉年收入 <n 的男人,那么你应该从服饰妆容到朋友圈内容都透出一种每个月消费 > n/20 的气息。

2023-04-30
🔗怎么样委婉地让男人知道没钱不要接近我?

阅读全文 >
1
...
5882.85883.8
5884.8
5885.85886.8
...
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