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 20:26
娃昨天拿一个大珠子一个小珠子问我大的比小的重多少。我心中暗喜,拿出精密秤和卡尺,先用卡尺测了直径,算出体积乘以密度,再用秤一称,果然没错。娃很惊讶。
我趁机说:“你看,数学是不是很重要?今天数学题做的怎么样?”
2025-08-25 09:39
请用一个包含‘因为’‘所以’的完整句子把你得出结论的逻辑写出来”。//@阿暮行三千里:这种说法和李佳琦有什么不一样,机会高智慧原始财富永远都是属于少数人的,有好的社会保障,才会让普通人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一样的工作,我在此地只能糊口,可是M国同事在湖里有小帆船。可是又在某些地方可能连我都不如。所以是真的不努力嘛?少PUA普通人了吧。只说GDP排名,却不说人均可支配排名,也不说收入中位数排名。
2025-08-24 15:31
前阵子有人跟我说他自认为“也算努力上进,但还是感觉一事无成,钱不够花,过得没有意义”,“像是努力奔跑,却又在原地踏步”。他表示自己“上班也算认真负责,下班陪伴家人,平时不玩游戏、不刷短视频,甚至很少看电影,但凡有点时间都在阅读”。
我问他:你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他说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拥有一定的资源,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了小孩以后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大的支持。”
可能不少人都和他有类似的困惑。所以我让他思考的问题也许对大家也有帮助:“你认为(上班认真负责,下班陪伴家人、平时不玩游戏、不刷短视频、很少看电影,有点时间都在阅读)就能实现(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拥有一定的资源,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吗?”
他这时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请用一个包含‘因为’‘所以’的完整句子把你得出结论的逻辑写出来”。有趣的是,一些人甚至会被这句话触怒,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模糊的思考不仅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也是回避现实的方式。而用精确的语言逼着自己面对现实,往往会带来痛苦。
我们小时候会听到很多“努力学习将来就能如何如何”的话。很多人长大后自己也会发明一些同样模糊的逻辑说给自己听。但宇宙不是这样运作的。
如果你要去南极,应该怎么办?“坐船可以去南极”,是这样吗?那么你努力地坐船,在公园的湖里坐船,在长江上坐船,坐了很多船,还是没有到南极,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你得查从哪儿坐什么船才能去南极。当你知道从乌斯怀亚坐邮轮可以到南极,然后再看怎么去乌斯怀亚。当你知道可以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去乌斯怀亚,那么再看怎么去布宜诺斯艾利斯。每一步都准确清晰,最终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2025-01-31 21:04
今天的盲猜关注列表活动开始啦!//@成天干饭的安保们:这不是反串通稿吗?
2017-05-21 20:08
内心的衰老不一定表现为保守,也可能看起来像是激进。进取精神和自信力的丧失,可以扭曲成愤世嫉俗。然而,和那些愤怒的年轻人不同,这些衰老者并非因缺乏思考能力而愤世嫉俗,他们会下意识地回避思考,思维在问题上一触而过,落到最舒适的那个答案上,让退缩和自私看起来都像是某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