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9 13:36
之前提到过曾帮《天下无诈》剧组设计了一些技术方面的桥段(🔗网页链接)。下面这是其中之一,我们实验室的同事也作为群众演员露了一脸: 🔗tombkeeper的微博视频
2012-12-23 21:41
回复@gnaw0725: 里面雨太大,实在看不清。听说是消防喷淋装置故障,自己喷上了,还关不掉。 //@gnaw0725:没看明白,水管爆裂?
2012-12-23 21:21
点好打包的饭菜,忽然想到可以先办另一件事,回来再拿,于是没在饭馆等。回来时看到饭馆门口跟海啸一样,屋里则是倾盆大雨。两个物业的保安在门口喝斥老板:“……上次安全检查就让你修!今天的损失都你赔”!我一方面庆幸大难不湿必有后福,另一方面职业性地在心里同喝斥:不愿在安全上投入就这下场!
2019-04-12 12:00
既然谈到 SDR,再跟你们说个啼笑皆非的事儿——C118 早些年很便宜,品相比较新的也就 20 元一个,现在贵了不少。为什么贵了呢?
因为 C118 的软硬件基本被研究透了,所以可完全重新编程实现各种功能。于是就有人把 C118 改造成捕兽夹的无线报警器。得益于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广泛覆盖,野兽活动的地方也有信号。用 C118 做报警器就可以实现山上的夹子一夹到野猪,你手机就会收到提示短信。对于非法盗猎的人来说这多方便啊(制造和使用捕兽夹都是违法的)。于是对 C118 的需求就旺盛起来,价格也被托高了。
于是现在研究无线安全还要跟一帮抓野猪的竞争。
2021-03-14 11:31
2011 年的第 21 届搞笑诺贝尔奖生物学奖颁给了 Darryl T. Gwynne 和 David Rentz。为了表彰他们 1983 年的一项研究:《Beetles on the Bottle: Male Buprestids Mistake Stubbies for Females (Coleoptera)》。
那篇论文一共就两页,很容易阅读。大致意思是作者发现雄性 Julodimorpha bakewelli 甲虫会试图和被丢弃在地上的啤酒瓶交配。因为这种啤酒瓶是棕色的,底部有突起的颗粒,再加上玻璃的光泽,这些特征都类似雌甲虫,甚至比雌甲虫更像雌甲虫。所以这些啤酒瓶比雌性甲虫的性吸引力也大得多——至少对雄甲虫来说。研究者发现这些雄甲虫即便被蚂蚁攻击直至被咬死都不会离开啤酒瓶。
---------------------------------------------
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里有一件被称作“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的雕像。这尊雕像是 1908 年在奥地利的维伦多尔夫村附近发现的,距今约 2.2-2.4 万年。制作雕像的石头不是当地的。以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力,不太可能长途运输石材。也就是说雕像可能是被人从其它地方带来的。
人类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才开始驯化牲畜,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发明了轮子。也就是说,旧石器时代人类既无畜力可用,也无独轮车可推,迁徙只能靠两条腿。那时候也没有背包,随身能携带的物品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来到维伦多尔夫村的那个人依然随身带着这尊雕像。
---------------------------------------------
2016 年,一个叫 Haydee 的游戏发布了。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游戏的角色设计,就看看“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吧。
那么有没有针对女性的“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呢?有,比如说《恋与制作人》。
---------------------------------------------
人类在求偶行为上比甲虫强的地方也就是识别系统更复杂一些。但甲虫不能给自己制造啤酒瓶,而人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