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4 12:48
这段话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方可能适用并将长期适用。
2011-06-25 14:16
有人看到这个事觉得出乎意料,所以出离愤怒。我心中的感受是:“哦,果然如此,可惜直到现在才暴露”。因为当今之世,工农兵学商,农林牧副渔,教科文卫体,无一不烂,无一不烂透。只有看到和看不到的区别,没有烂和不烂的区别。
2025-04-12 22:48
案例记录:为什么说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I_m_a_loser:原博老了以后去开滴滴跟别人聊起中关村也被会别人记录私底下冷嘲热讽,你甚至没时间给他打个好评//@mmoneygomyhomee:分享欲好强啊这些人… 司机就随嘴一唠,这乘客恨不得录下来语音转文字发表一篇论文。
2025-04-12 14:27
前阵子遇到一个司机,车开起来没几分钟,他就问我中关村这片的公司现在经营情况怎么样,裁员没有。我感觉他应该不太喜欢听“经济复苏”之类的话,就长叹一口气,说现在能有个工作就不错。然后他的声音明显轻松了一些,说的确如此。然后我又说 2018、2019 的时候这地方打车可难了,您看现在就很容易,说明这里人少了啊。他说他是 2021 年开始跑网约车的,之前的情况不熟悉。他认为也可能是跑网约车的多了。我说是啊,都有原因。
然后他就开始跟我抱怨政府啥都不管。我说咱们政府管的挺多的啊,外国政府才是啥都不管哪。这时他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就开始举例子,说老百姓生活不好。我说最近几年经济是发展的慢了,但好歹还是在发展,老百姓生活和过去比那还是强得多啊,您想想咱们小时候吃的啥,现在好歹天天能吃肉吧。
他想了想,说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生活还行。我说那您家里条件肯定算好的,我小时候就没这条件。这时候他又愣了一下,说我就是一般家庭,我是八零后,你看着没我大,怎么小时候也不行,你家不是北京的吧?我觉得肯定不能告诉他我比他大七八岁,就说我们外地的不能跟你们北京人比啊。
这时他又高兴了一点,于是开始说国家强迫打疫苗,媳妇打了疫苗胳膊都抬不起来。我说那可能是打了针有点酸?他说不是,打针的那只胳膊没事,是另外一只胳膊抬不起来。我说那真是高科技啊,现在能抬起来吗?他说后来好了。我说是不是打疫苗之前你们就听说疫苗不好?他说是的,外面都在传,说打了疫苗有各种问题。我觉得不太可能跟他解释什么叫“群体性癔症”,于是就说,为了防疫有点副作用也难免,关键是也没啥大问题,再说你看这也不能说政府啥都不管,要是啥都不管怎么会管打疫苗呢?
他说政府也不是不管,但是不听老百姓的反映,现在食品都不安全,“科技与狠活儿”,政府这个都管不好。我一听,这显然是某中专毕业的短视频食品安全专家的信徒,不能硬戗。于是我就说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有一回跟我妈聊天,我妈说起过去的事儿,我回忆了一下,还真是,过去的“科技与狠活儿”比现在厉害多了,可能因为是小时候的事儿,咱们记不清了,就觉得过去比现在好。他说不可能啊,过去东西都是绿色无污染。我说您小时候吃打虫药吗?他说吃啊,打下来过筷子粗的蛔虫。我说没错,我小时候也年年吃,但您看现在孩子就不用吃了,对吧,说明起码吃的蔬菜水果没蛔虫卵了。然后我又说您还记得小时候奶油蛋糕什么味儿吗?跟蜡烛一样,没什么真奶油,对吧?还有过去的汽水,色素加糖精,您还记得吗?他仔细想了想,说好像都回忆起来了,确实小时候吃冰棍舌头都能染了色。
然后他又说现在生活确实比过去好,但现在人都感觉不幸福,过去穷但是幸福。我说这就赖不着国家了,过去打开电视就三个台,啥都不知道,可不是傻乐吗,现在要是把网络都给断了大伙儿也照样傻乐。他笑了,说确实是傻乐。
临下车的时候他说跟我聊完心情舒畅多了。
2024-08-31 19:00
那些滥用好政策把好政策变成坏政策的人如果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人们就没有理由相信新的好政策不会被滥用不会被变成坏政策自然也就不会领情。
2024-08-27 22:52
【为群众好的政策,群众怎么不领情】#有关部门应反思群众不领情现象#
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局势,居民收入预期也偏保守,任何一笔支出都可能加重家庭负担。有关部门在没有同公众进行充分沟通和听证的情况下,提出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政策传达语焉不详,老百姓心里难免要犯嘀咕。#房屋养老金三问##中国有万亿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为群众好的政策,群众怎么不领情
2023-12-12 10:53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这类说法本来主要是骚,就跟没事念两句仓央嘉措一样。“骚”在这里没有贬义。自己骚自己的,也不挡人路,也不挡人财。
但问题就出在“北平”上。因为“北平”——民国!四一二,花园口!地图开疆,日记强国!空投手令,微操大师!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于是,本来就是一点骚,现在变成了替民国粉饰,为蒋匪张目。骚出敌我矛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