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13:00
最近有些粉丝向我咨询了填志愿的问题。比较奇怪的是来咨询的大多是河南考生的长辈。其中有不少家庭背景是农民,孩子考的都不错,挺励志的。其中还有位粉丝说要给我 3000 元咨询费。
这些粉丝来找我,主要是觉得我比较懂网络安全。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凑巧参与了很多学科建设工作,他们填的那些志愿里有不少在专业设立的时候我都参与了评审。那些收钱做咨询的人,可能没有一个像我这样既了解学科又了解就业。我如果真想收钱,3000 元肯定是不够的
2025-04-18 12:49
回复@幻想狂劉先生:我怀疑是短视频平台对这一人群自动识别后推送了同一类内容。//@幻想狂劉先生:前段时间在北京打车,司机也是这套嗑,人变少了&生意不好干&打完疫苗身体变差了老生病&食品安全闹心,啥也不能吃了,唯一不同的是司机说通州外来人口多,晚上路边醉鬼多,素质差,他不乐意往那边去。除了这个以外其他的话题出奇的一致。
2025-04-12 14:27
前阵子遇到一个司机,车开起来没几分钟,他就问我中关村这片的公司现在经营情况怎么样,裁员没有。我感觉他应该不太喜欢听“经济复苏”之类的话,就长叹一口气,说现在能有个工作就不错。然后他的声音明显轻松了一些,说的确如此。然后我又说 2018、2019 的时候这地方打车可难了,您看现在就很容易,说明这里人少了啊。他说他是 2021 年开始跑网约车的,之前的情况不熟悉。他认为也可能是跑网约车的多了。我说是啊,都有原因。
然后他就开始跟我抱怨政府啥都不管。我说咱们政府管的挺多的啊,外国政府才是啥都不管哪。这时他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就开始举例子,说老百姓生活不好。我说最近几年经济是发展的慢了,但好歹还是在发展,老百姓生活和过去比那还是强得多啊,您想想咱们小时候吃的啥,现在好歹天天能吃肉吧。
他想了想,说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生活还行。我说那您家里条件肯定算好的,我小时候就没这条件。这时候他又愣了一下,说我就是一般家庭,我是八零后,你看着没我大,怎么小时候也不行,你家不是北京的吧?我觉得肯定不能告诉他我比他大七八岁,就说我们外地的不能跟你们北京人比啊。
这时他又高兴了一点,于是开始说国家强迫打疫苗,媳妇打了疫苗胳膊都抬不起来。我说那可能是打了针有点酸?他说不是,打针的那只胳膊没事,是另外一只胳膊抬不起来。我说那真是高科技啊,现在能抬起来吗?他说后来好了。我说是不是打疫苗之前你们就听说疫苗不好?他说是的,外面都在传,说打了疫苗有各种问题。我觉得不太可能跟他解释什么叫“群体性癔症”,于是就说,为了防疫有点副作用也难免,关键是也没啥大问题,再说你看这也不能说政府啥都不管,要是啥都不管怎么会管打疫苗呢?
他说政府也不是不管,但是不听老百姓的反映,现在食品都不安全,“科技与狠活儿”,政府这个都管不好。我一听,这显然是某中专毕业的短视频食品安全专家的信徒,不能硬戗。于是我就说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有一回跟我妈聊天,我妈说起过去的事儿,我回忆了一下,还真是,过去的“科技与狠活儿”比现在厉害多了,可能因为是小时候的事儿,咱们记不清了,就觉得过去比现在好。他说不可能啊,过去东西都是绿色无污染。我说您小时候吃打虫药吗?他说吃啊,打下来过筷子粗的蛔虫。我说没错,我小时候也年年吃,但您看现在孩子就不用吃了,对吧,说明起码吃的蔬菜水果没蛔虫卵了。然后我又说您还记得小时候奶油蛋糕什么味儿吗?跟蜡烛一样,没什么真奶油,对吧?还有过去的汽水,色素加糖精,您还记得吗?他仔细想了想,说好像都回忆起来了,确实小时候吃冰棍舌头都能染了色。
然后他又说现在生活确实比过去好,但现在人都感觉不幸福,过去穷但是幸福。我说这就赖不着国家了,过去打开电视就三个台,啥都不知道,可不是傻乐吗,现在要是把网络都给断了大伙儿也照样傻乐。他笑了,说确实是傻乐。
临下车的时候他说跟我聊完心情舒畅多了。
2011-08-26 13:48
//@lao_shan:小年教授总结得确实到位,真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11-08-25 23:57
昨天听许小年教授的讲座。他说,半管制半市场是中国各级领导们最高兴最喜欢的了。因为管制可以设租,市场可以变现。全管制无法变现,全市场没法设租,都不爽。看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最爽啊。
2024-11-29 13:19
上学时绝不和异性交往,毕业后立即学会谈恋爱速速结婚我要子孙满堂。只学课内知识绝不超纲,高考后立即成长为各类学科专家我要大国崛起。 //@霜叶: 🔗查看图片 //@巍峰:玛卡巴卡是啥
2024-11-29 13:06
咱们的社会氛围,对于“性”这个问题,总感觉挺撕裂的。
前两天有个女网友和我讨论问题时候,对于网上视频啊、直播啊等渠道的擦边内容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她就提到,自己家十几岁的男生,还处于看“玛卡巴卡”的状态。
所以一定要尽力在孩子成年之前把所有可能的擦边啊、性暗示啊,包括黄色之类的内容都从孩子身边屏蔽掉。
她这种心态其实应该也不罕见。
但我就说,这有个问题。
孩子已经中学了,过几年就成年了,要上大学了。
这孩子上大学之后,家长不可能还天天跟着吧?
也不可能随时限制他的手机、电脑、pad,
不可能每天盯着他和其他同学的交往(包括同性异性)。
那到时候,一个成年男性,一个每天玛卡巴卡的成年男性,突然没人能这么管束了,会咋样?
他将来是不是还得准备结婚?(生孩子与否另说)
一个人,突然从【绝对不许接触任何与性有关的信息】跳到【没人管了,而且过几年还要结婚呢】的状态里,他要怎么突然具备性知识,以及与异性交往的常识呢……
坦白说,我觉得这种“18岁以前必须啥也不懂,18岁以后必须突然啥都懂”的教育方式,是很有问题的……
而且,那孩子八成只是希望她认为自己只看玛卡巴卡……
2022-05-17 12:49
#奥密克戎BA.2.12.1变异株进入广东#//@tombkeeper: #朝鲜昨日新增1.8万例发热病例# //@tombkeeper:#朝鲜发现新冠奥密克戎BA.2变异毒株#
2022-05-10 23:00
BA.4、BA.2.12.1 的 R0 都约为 15,和麻疹差不多。
人类社会其实是一个混沌系统。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指令都不可能 100% 被遵守。更不用说一系列复杂指令。所以,未来的每一步其实差不多都可以被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