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16-06-29 21:03

人类还是很有趣的。比如当年“破解”北斗不是真的破解,但多数人并不能明白,所以认定是“汉奸”。然而似乎“汉奸”活得很滋润。所以必须灭一灭这个假想的“汉奸”的威风,才能长一长咱们的志气。

于是,针尖对麦芒,这边也找一个女学霸,爱国女学霸,而且要比“汉奸”厉害,还比“汉奸”漂亮,实现全面压制。军工口一向低调,这次这么华丽地出场,当然不是个人行为。

然而,灭“汉奸”威风的方法是告诉大家“破解”并不是真破解。然而不是真破解,就谈不上汉奸。谈不上汉奸,但因为群众认为是汉奸,所以要灭一灭“汉奸”的威风,灭“汉奸”威风的方法是告诉大家“破解”并不是真破解。然而不是真破解……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3-03-17 07:11

很多人觉得放松内容监管会亡国,就像半年前他们觉得放松防疫监管会亡国。但防疫监管及其副作用之间的联系比较直观,而内容监管和制约创新之间的联系没那么直观。所以短期内这事儿看不到指望。

青青虫的微博

2023-03-17 02:09

#AI##尼安德特人# ChatGPT引领的这次硅基“文艺复兴”,以及事实上已经形成的对国内企业的碾压,提醒我们应当及时破除僵化思想,从上到下应适当放松对内容的监管力度,以减轻对创新的制约。

在高强的监管压力下,互联网中文环境无论墙内外都已实际变得很糟,有价值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常常连正常的表达都无法留存,留下能够让机器去“学习”的有营养的东西究竟能有多少呢?

这不是本博第一次发出这样的声音。整体上,我们在强调“硬”的时候,应该更充分意识到“硬”和“软”的一体两面。最近几十年技术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硬”和“软”并非孤立关系,“硬”的进步很多时候恰恰要依靠发达的“软”来实现最大拉动。有的小盆友认为,科技进步只要国家给钱、科研人员埋头苦干就行了。这个观点是错的。因为我们活在一个动态的世界里,只要和世界市场不隔离,你的技术就需要竞争得过别人才行,而不仅仅是干出来能交差结题就好,而这真正需要投入的资源,往往是哪怕以今天中国的财政财力也不允许的。以下几篇都写于GPT火爆之前,有着行业真实的经验教训,供小盆友们参考: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回到在“硬”芯片和“软”内容基础上诞生的AI(不要忘了上文说过的,芯片这个“硬”进步也是“软”拉动的结果),GPT明显是继编程语言之后,碳基和硅基能够在思想上琴瑟和鸣的又一大步——只不过这次反过来,与编程语言是碳基领着硅基蹒跚学步不同,这次硅基给每一个碳基从低龄开始提供最好的教育,成为每个碳基的私人专属家庭教师,甚至在各科目上一直教到研究生毕业——只要碳基愿意学——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二十年后,有无这项技术的支撑,会体现出不同人群精英部分的国际竞争力的差别——其实也只有这部分差别才重要。

有人担心AI会不会抢走人类的饭碗。答案很简单:一定会。AI如果能创造出空前的生产力,保证全体人民能有饭吃是政府的责任。未来相当于今天每月人民币8000元在中国生活水平的基本收入制度一定会普及。对于走在世界前沿的国家来说,这个未来可能要不了一百年——如果你仔细想想,加州诈骗盗抢950美元以下的轻罪无罪化,其实已经是这个基本收入制度的一个变体。

退一万步,如果生产力空前发达,人类反而要饿死,那不是饿死的,是蠢死的。无论哪个时代,蠢死活该。你愿意做尼安德特人,那就不要抱怨。

同时不要忘了,GPT看的也不只有数理化,它一样知道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孙子兵法》。

而你可能还没读过前著。

所以除了给你的灵光一现做个PPT,它也完全可以根据实时的战场态势汇总发布全局最优的命令文书,让所有的中基层作战参谋都下岗:“安德的游戏”,不一定非要由人类玩家来玩不可。

因此,不要以为AI只是一个小玩具。未来一代人的时间里能否理解并用好它,正在全面划分新时代的智人和尼安德特人。而AI的割裂发展,也可能会出乎理想主义理工男女的意料,反而让新形态的种族歧视在一代人时间里就成为未来世界堂皇的现实——任何目睹过去十年世界变迁的人恐怕都无法否认,白人至上主义的死灰复燃和重新抬头已是事实。只是这次在硅基的加持下,要灭绝的并非基因,而是人类平起平坐的尊严——或者说,至少中国必须被排除在外。

我们不乏精英和一代一代的聪明孩子,而接下来的二十年尤为关键——能否让一代人充分发挥出竞争力,也许会决定一个民族超过百年的兴衰。

我们能给下一代人最好的礼物,就是从上到下发挥智慧,尽可能平衡各种掣肘,在这一代就为IQ超过120的中国“智人”——很可能包括你正睡觉的娃——们创造出一个宽容自由的创新环境。

否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那些会引发尼安德特人负能量而不予显示的东西就不费劲写了哈。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22-08-26 09:36

老胡是不是偷懒了?这段是那么地老胡,简直都不像是老胡写的,而是【胡编生成器】的作品。

2022-08-25 23:26

抱歉,作者已设置仅展示半年内微博,此微博已不可见。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3-06-17 13:38

听说我国把据说无法实现的人工种植松露这事儿也给搞成了:🔗网页链接。坏消息是外国那些倒腾松露的可能也要开始恨中国人,好消息是以后部门会餐没准可以点个松露熘肥肠。

tombkeeper

2011-12-31 20:09

国家地理播了一期节目,讲世界神秘史上著名的“水晶骷髅”。这东西的传说之一是即使用现代工具也无法做出来。节目制作者首先要戳破这个传说。他们找啊找,结果发现中国人早就做这玩意在网上卖了……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2-04-13 10:35

我小时候放二踢脚,常10、9、8、7……这么倒计时。你们也有人这么干过吧?

阅读全文 >
1
...
5649.45650.4
5651.4
5652.45653.4
...
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