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1 08:26
如果假设B站的用户群主体是还没毕业的年轻人,那B站商业化困境可能不是年轻带来的,而是没毕业带来的。//@来去之间:“需要我适应什么呢?”——需要老爷们有点耐心和容忍度,别着急跟年轻人对线,等他们毕业就好了,会换一波年轻人让你上火的啊~~
2023-05-01 07:45
来去之间说:“其实所有平台的年轻人都是“左倾右翼”的吧?只不过B站的产品策略让他们的观点更容易凸现出来被公众看到,就跟之前热搜策略让追星女孩的喜好更容易被公众看到一样,反正老爷们总是不适应年轻人的观点的。”
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的。阿B因为突出弹幕的原因,放大了主流用户的情绪,就像微博也放大了饭圈女孩的存在一样。
但是,阿B的年轻人浓度太高,弹幕带来的存在感太强烈,在 “驱逐资本,还我净土” 的骂声如涛中,伤害了阿B的商业化能力,对广告主极不友好。
阿B迟迟不敢上贴片广告,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哪怕这是扭亏为盈的制胜一击,也要冒着巨额亏损死撑下去。
至于 “老爷们不适应年轻人的观点”,需要我适应什么呢?适应他们对资本的反智攻击,还是适应他们把我挂路灯吗?
不是什么事情套一个 “年轻人” 的壳就天然正义,天然纯朴,天然中气十足的。
2020-09-17 12:49
1984 年,我叫 Thin Client
1989 年,我叫 Diskless Workstation
1997 年,我叫 NetPC
现在,我叫云电脑、云手机……
2020-07-01 11:03
你问一个白左要不要往烟盒上印黑掉的肺烂掉的脚,他肯定说 Yes Yes。你问一个白左要不要禁止在广告里出现吸烟的画面,他肯定说 Yes Yes。你问一个白左要不要给含糖饮料加税,他肯定说Yes Yes。
而且能说的头头是道,各种理论各种证据。
但你问他在和个人形象有关的广告里用一个BMI严重超标的人来竖成积极向上的正面典型合适不合适,他就觉得合适了。
而且能说的头头是道,各种理论各种证据。
2023-08-05 19:30
媒体还是要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不要总找借口。我相信《每日星报》的记者克拉克·肯特就不需要消耗灾区的运力也能进去采访,而且不光能采访还能参与救灾。//@来去之间:转发微博
2023-08-05 17:39
媒体也惨也不惨……这两天很多人怒斥 “媒体都坐在空调房里,没去现场。” 这话听着其实没错儿,媒体不去现场,的确大部分就是瞎逼逼。但是也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媒体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也是要去当地宣传部门登记听安排的,尤其是这种重大灾害事件,这就不提了;第二点是,我记得之前几年遇到这种事件媒体被批评的点是:“现场需要的是救灾人员,记者跑过去添乱干什么?”
**觉得我是在为媒体伸冤的,往下看看第四段吧!**
第二点就让人想起你让你丫不戴帽子的寓言。当年还有人写了文章,说为什么媒体应该到现场,也被喷爆,就不多说了。至于第一点,细说起来也很麻烦。总之吧,这就是惨的地方。
**觉得我是在为媒体伸冤的,再坚持一下就看到我没这个意思了,还有两段就到了!**
我倒是觉得一个优秀的从业者看到这种事儿,是应该有怎么也要混到一线的欲望的,否则就很难说是个好记者。但整体的机制和气氛又是排斥这种记者的,这就比较矛盾。比如救灾指挥部说现在没有运力运记者,记者进不进去?进去,不听指挥,添乱;不进去,不到现场,垃圾。另外说实话,从性格上讲,能冲到一线的记者性格一般都是比较浪的,抢新闻也好,找黑幕也好,都决定了这样的人性格不会太听话,有些人希望记者能不听话地到一线,又要求能够听指挥地发稿件,这种分裂的人材确实也比较难找。
**到了,到了,就是下面这段了!**
不过话说回来,媒体被批评也也不冤。没到现场,的确是媒体失格,把2年前的照片改一改用在现在,基本就是媒体之耻了。另外,就那十二个问题,如果那个Tag是媒体自己起的,我看也算标题党,一定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如果不是就当我没说)。而且这么干的人从合规角度上比我百倍有资格自称“新闻从业者”或“媒体从业者”。媒体、自媒体、个人发布者,这三者之间是泾渭分明的。严格来说,“媒体”的地位和“自媒体” “微博用户” 比,就有如木星之于细菌,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再加上国家级媒体、地方媒体之类的区别。总之说话也轮不着我。
**觉得我无脑替媒体解释的,再重看一下上一段吧?**
而且我其实也认为,你有采编权,有记者证,领导有行政级别,你也的确该到现场吧……但是反过来又觉得,去也被骂,不去也被骂,这不就是一个浣熊被绑起来抽么……但再反过来,说真的,有资格去现场的媒体从业者可能有一些的确不太在乎我说的这些,而且那些真尊贵媒体也可能不在乎网上的这些批评……人家发行都是分配指标的。这么一想,就觉得我说这些也多余。
**上面这段也是,连着上面两段再看一下吧?**
当然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完全怪媒体,也不是,但大家其实有一种默契,就是会把批评目标指向并停留在比较安全的层级……你说不知道吧,又总是很精确地安全,你说知道吧,骂起来也是真情实感。的确也算是一种智慧了。 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张雪峰老师说得对,孩子学新闻,就不如把他腿打折。
2016-04-30 20:08
//@罗永浩:学习了。
2016-04-29 16:33
【借记卡被盗刷19万后,他的这个举动使法院判令银行赔偿全款】去年11月18日晚,宁波唐先生在家吃饭时收到银行卡转账19万的信息,经查询,唐先生发现卡内余额从19万变成了58元。他立即离家,在银行卡中存了100元,随后联系发卡银行,并报警。次日,警方查明这笔钱是在河北唐山市被一种带卡槽的固定电话机刷走的。4月27日,宁波镇海区法院判令被告银行赔偿唐先生存款损失19万元——唐先生在接到短信后先去存款的行为,是他一审胜诉、获赔全款的关键。🔗借记卡被盗刷19万后,他的这个举动使法院判令银行赔偿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