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12:50
“存天理,灭人欲”,对这个表述的一种常见庸俗理解是:要弘扬高级的精神追求,压制低级的肉体欲望。
如果按照这种庸俗理解,“存天理,灭人欲”其实是禁不住细想的——我们都知道人欲是什么,而且人欲从伏羲女娲开始就是这样了。但天理是什么?谁代表天理?谁说的天理算天理?商朝的天理是宋朝的天理吗?你看,禁不住细想。
所以,能在宋明两代流行的理学怎么可能是这种禁不住细想的庸俗理论呢?不仅不是这种庸俗理论,而且理学还是反对禁欲主义的:“节贵适中,过则苦矣。节至于苦,岂能常也?”明朝的王艮说的更清楚:要禁欲的想法恰恰是一种人欲。
朱熹认为日常饮食是天理,山珍海味是人欲;娶妻生子是天理,三妻四妾是人欲。也就说朱熹认为基本的人欲其实就是天理,穷奢极欲才是“人欲”。程颐也说过:饮食是天理,酒池肉林是人欲;刑罚是天理,炮烙虿盆是人欲;征战是天理,穷兵黩武是人欲。
在更高一层的维度上,程颐认为天理是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客观规律,人欲则是无视规律的狂妄。当人们无视客观规律,把自己的主观臆断、主观想象作为行事原则,就是服从人欲而违背天理。
天理,就是规律。人欲,就是狂妄。
2025-02-06 15:00
看到一位叫“Missya在澳洲”的博主发了在特立尼达遇到一位和中国大有渊源的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航空学校学习。
我查了一下,第十二航空学校是 1952 年成立的,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沿革:
1952 年 9 月,以川南军区机关为基础,筹建临汾航校
->1952 年 12 月,临汾航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航空学校
->1976 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二航空学校
->1986 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
->1992 年,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与空军第六飞行学院合并为新的空军第六飞行学院
->2012 年,由空军第四飞行学院、空军第六飞行学院等单位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
1960 年至 1968 年期间,十二航空学校连续 8 年承担外训任务,为古巴等国家培养了数百名飞行员。当时把这些古巴学员称作“拉-22”部队。《临汾晚报》 2019 年 4 月 29 日的文章《他们在中国成长为蓝天雄鹰》记录了这个故事。文章中给出的古巴学员照片(图二)中最下面一行左起第三个似乎就是这位老人。
当然,如果只找到上面这些信息,就不能叫海淀区信息检索 TOP5 了。
2019 年,博主“芒果在路上”在旅途中也遇到过这位老人,他把相关经历写在了《古巴纪实3: 特立尼达的古巴老飞行员》这篇博文中(图三)。2017 年,新浪博主“七色地图”在《七色地图的环球日志》中也提到了这位老人(图四)。
综合以上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老人名叫阿尔贝尓多,今年已经 82 岁。阿尔贝尓多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有四个庄园、三座别墅,古巴革命后被收归国有。1961 年,阿尔贝尓多 17 岁时来到十二航校学习。1963 年回到古巴,成为古巴空军飞行员。1966 年因伤退役前军衔是中校。目前老人每月从政府领取 800 古巴比索(≈240 元人民币)的退休金,同时将客厅租给他人做按摩房,每月可收取 100 美元房租。他女儿开民宿,叫“莉莉之家”,门上用中文写了“莉莉之家”四个汉字。
景海鹏也曾在十二航校接受训练。如果有人遇到那位老人,可以告诉他,现在他的校友里不仅有飞行员,还有宇航员。
2020-11-25 08:37
我加了八百多个猎头,样本量足够大了。不说业务能力,能把话说顺溜,能正常待人接物的,大概也就十来个。
而且这个似乎和招聘职位也没多大关系。十几万人的公司的安全负责人的岗位,也可能是由话都说不利索的人来操办。
不过想一想也不太奇怪,我们这行也有干到安全负责人了,连入侵检测系统用了什么技术都不知道的。
往好处想想,这还是经济发展生活幸福的表现,所以不用太费力钻研业务也能分享改革开放科技进步的成果。
2022-12-24 13:11
昨天来总转了之后,那话儿迅速下线了。但作为海淀区信息检索Top5,我自然早就把所有信息都复制了一份。刚才在数据里搜了一下“医务室”,发现里面赫然出现了一个大国企和一个大省媒的医务室。
而搜“中医”两个字,则搜到了 56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