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 14:00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份文件高校老师应该都看过,网友们则未必。大家先看一下这个文件才好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2023-03-10 12:53
教师该不该把自己的价值观输出给学生?我个人的观点是认为不应该的。立德树人不是复印,而是教授工具使用、让学生自己修行。
课堂不应该成为各派争夺的阵地——这样学生也就不用陷入“认同对立”举报与否的困境。也不用陷入这是洗脑课的对抗,而放弃了洗脑内容背后的方法论学习。
所以,我认为的教学论理是:教授思维的工具,不输出价值观和观点。教学不能带动起学生对观点的感情。
希望左右红反,都让教育回归功能性——比如平台是否该给外卖小哥买保险,你就去教授学生如何建模分析和论述,而不是试图让学生对资本产生情绪、对劳工产生情感。
至于观点争鸣,那是课堂之外、论坛的事情
观点争鸣时,教师和学生是同质的平等
工具教授时,教师和学生是分工的平等
总之:教育当然要立德树人、当然要有思政——但是思政,是让学生有思想、能观政,有工具和能力自己修行而立德成人。
试图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的复印机,这是毁人,而不是树人
不管左右红反,都应被教学论理所否定。
2011-10-28 14:21
回复@职业欠钱: 我认为一是旧文化的沉珂、二是内忧外患的局势、三是被苏联忽悠了。苏联当时号称废除不平等条约,知识分子们和西方一对比,觉得苏联这种新模式真先进啊,干脆咱们别上下求索了,直接学习吧。其实后来苏联根本没兑现。//@职业欠钱: 如此好的文化知识氛围,最后咋还沦落到了今天这般地步呢
2011-10-28 13:40
最近看了一些民国初年的百家争鸣。发现在那个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视的时代,公共知识分子们的眼界和思想却一点也不比今天更狭隘和闭塞。无论是思维逻辑还是知识储备都足够强大。对“共和”、“自由”、“民主”、“代议”、“联邦”这些概念非常清晰。看问题有理有据,可宏可微。真令人心向往之。
2021-12-11 09:34
本来是个玩笑,不过看了一下评论,觉得应该推荐阅读:🔗罗玮:驳“崖山之后无中国”说
2016-08-03 18:55
瞎了,没想到这次他们的尺码和咱们一样,我穿上M绷得像只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