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 14:33
【《西西里美丽传说》女主角,在当时打扮这么高调,不觉得带给自己很多不便吗?如何理解她的心态?】
『她这样出去公共场所,莫非她很享受这种被关注、被议论的状态,心里暗爽?自己是女神,魅力无穷,知道也就罢了,偶尔验证一下也理解,为何非要每天都这么与众不同、鹤立鸡群?平时出门为何不会收敛一下?真的很难理解她的心态。这么高调,没给自己带来各种不便?至少一直被关注,整天端着也很累啊。莫非她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真女神?总之,很好奇女主角的心态、成长经历与环境。作为一些普通人,她的种种作为,真的很很难理解,至少在我看来,不是明智之举。如果大家身边有女主角这样的人,还希望能解读一下』
如果你身边有女主角这样的人,而你觉得受到了伤害,那也不是被她伤害的,是被事实伤害的。
2020-08-22
🔗tombkeeper: 《西西里美丽传说》女主角,在当时打扮这么高调,不觉得带给自己很多不便吗?如何理解她的心态? - 知乎
2023-09-13 17:50
看看人家
2020-08-15 10:49
“只要是努力活着想要自己过得更好的人,没有人不累,没有人没付出汗水。”
“不矫情”三个字对我们父辈那代人来说是基本配置,现在则成了一种珍贵的品质,就像电视机支持 HDMI 2.1 一样。 🔗tombkeeper的微博视频
2020-08-26 15:40
我有个餐饮浪费的重要线索,记者同志们可以关注一下。
广东人煲汤你们知道吧?山珍海味往放,熬几个钟头。熬完了只喝那个汤,鸡鸭肉菜海鲜福建人全扔掉!这可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整个省啊!!触目惊心!!!
2022-03-16 09:25
最近又有人开始渴望乱世了。
2020-05-05 21:09
有一种思路是渴望乱世。觉得自己现在虽然没指望,但“乱世出英雄”,所以如果遇到乱世自己是有可能出头的。“重新洗牌”,自己就有机会能抓到好牌。
锅里有一百斤肉,二十个人分。有人能分三十斤,有人能分十斤,有人能分一斤。“重新洗牌”后大家都能分三十斤吗?不可能,一百斤肉不可能让二十个人都分到三十斤。“重新洗牌”也许会让分法有点变化,但不会变太多,原先分一斤的,大部分还是分一斤——其实会比一斤少,因为“重新洗牌”后锅里可能就没有一百斤肉了。
这次新冠流行,不能说就乱世了,但也带来了一场小乱。我认识的一些原先做互联网领域的人,早早就看准机会,介入了口罩相关业务。有的做贸易,有的投资了生产线。难不难?当然难。有没有风险?当然有。要干成事情,眼光,能力,胆量,缺一不可。盛世也好,乱世也好,啥时候这样的人都是分肉多的。
那么有没有因为“乱世”而得到机会,改变命运的人呢?也当然有。还记得武汉那个连升三级的快递员汪勇吗?那就是这样的英雄。渴望乱世的人,可以先去看看汪勇的故事,琢磨琢磨自己是不是那块料。想一想自己面对那些的时候,眼里能看到什么,会作何选择,会做些什么。
cpc.people.com.cn/n1/2020/0304/c431601-31616568-10.html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2/27/c_1210492323.htm
www.hubei.gov.cn/zhuanti/2020/gzxxgzbd/ys/202002/t20200222_2145399.shtml
2024-05-19 16:34
有些事不用很严谨。比如在决定早上喝豆浆还是喝粥的时候,就不一定要很严谨。不过在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做出评价的时候,应该要严谨一些。当然,你完全可以认为这也不需要严谨。你完全可以这么认为。这是完全可以的。
但如果你也认为这应该严谨一点,那么,首先,你对要评价的对象做出的评价是什么?用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把这个评价写出来。然后,你做出这个评价的理由是什么?用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把这个理由写出来。接着,用一个包含“因为”和“所以”的句子,把评价的理由和评价连起来,连成一个长句。可以自己先读一读这个长句,看看能不能说得过去。
当你看到别人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做出评价的时候,在决定赞同或反对之前,也可以先试试对别人的评价进行梳理,看看能否梳理出这样一个“因为”和“所以”的逻辑。如果甚至连梳理出这样一个句子都做不到,可能那就不是评价,只是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