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4 19: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说他们已成功将高致死率的H5N1和高传播力的H1N1杂交,创造出一种高传播力、高致死率的新病毒。这是《科学》杂志网站的论文链接:🔗网页链接。我记得这事儿前两年荷兰和美国也干过——但愿大家实验室管理都足够严格。
2022-09-03 11:37
一例: 🔗查看图片
2021-07-26 22:07
有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容易被忘记的真理:任何需要钱的事儿都要面对钱从哪儿出的问题。
下回再遇到需要钱的事儿时,不妨仔细想一想:这个钱最终会从哪儿出?你想象的那个出钱的路径有那么一丁点可能吗?想不出来,那么十有八九就是从你这儿出。
2018-10-21 11:46
【因为出差所以会跟四个异性同事一起出去玩,男友接受不了怎么办?】
每个人都想要很多东西,但不可能都得到。有一些要用另一些去换。比如你想通宵打牌,又想第二天神采奕奕。二者不可兼得,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用另一样去换。如何选择,取决于认为哪样比较重要——对你们两个人来说都是。
另外,虽然可以做一些补救,但前面这段事,几乎一定会对婚后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最终结婚了的话。我不是告诉你应该怎样,我是告诉你将会怎样。
2015-08-15
🔗网页链接
2023-12-20 10:51
2007年Science上有一篇《Are Women Really More Talkative Than Men?》:🔗网页链接 结论是差别不大。
2023-12-19 11:22
最近在反刍一件事情,我试着说说: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会看到类似「女性话多,男性话少」的说法,还会有各种煞有介事的数据,说男性每天说7000句,女性每天要说20000句,同时在很多词语在加深这种印象,比如婆婆妈妈,长舌妇……都在指出女性天生话多。
但是,这很显然跟我观察到的情况非常不一致,比如我的话超级多,我每天要写很多内容,也要说很多话,甚至有时候不过瘾还要直接录个单口播客……回到家也是会拉着六夫人说很多,我俩看电视剧会停下来讨论,看综艺也会就着聊聊理解……说实话,一天20000句根本打不住。
所以,我根本不信那种说法,但是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何会形成这种说法,这让我回想起小时候,我能看到两幅景象:
·生意酒桌上,我爸觥筹交错胡谈乱侃滔滔不绝……我妈要么不参加,要么不说话。
·家庭餐桌上,我妈前后操持念念叨叨喋喋不休……我爸要么喝闷酒,要么低着头。
其实,他俩话都挺多的,只不过是错位的,现在想来,似乎男性更多的是在公共场合表达,而女性更多的是在私人场合表达,前者关乎权力,就像很多女性被教育在外要给男性面子一样,很多女性也被教育在外要少说话……结果就是女性很少在公开场合表达,哪怕表达的时长和比例都远远少于男性,仍然会被指责话太多。
原本我不太理解,明明女性在公共场合的表达已经大大少于男性了,为何还说女性话多,后来我想明白了,大致是两个原因:
①很多说女性话多的人,并不是拿那些表达的女性跟男性进行对比,而是在跟沉默的女性对比,ta们期望女性最好沉默一言不发,所以说一句都会嫌多;
②反复强调女性话多似乎成了某种规训,还试图用各种方法来证明女性天生话多,让每个在公共场合表达的女性内心绷着一根弦,总在怀疑自己会不会话太多;
最终导致很多女性也认为自己话太多,越来越不倾向于公开表达,就算要表达也会瞻前顾后,一句可以简单直给的话,也会选择叠很厚的甲,反而影响发挥,这个时候又会有人说: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女性就不应该在公开场合表达,不仅话多,废话也多……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反过来会在私人空间里拼命表达,突然理解了我妈对着我爸喋喋不休的原因,她就是希望我爸听见她的声音,听到她说的话,理解她的心情……
可是很多时候,我爸都没听到,导致我妈不得不一遍一遍地说,如果我妈说的话句句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恐怕也不必如此。正如同我爸在酒局上的滔滔不绝,恐怕也是急于证明他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伙伴。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在话多话少这件事情上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至少我们弄明白一件事,它跟性别无关,但它跟每个表达者内心的真实诉求相关,同时它也跟权力相关。
嗯,这是我当下思考的结果,过段时间可以再来反刍一下。
我是六层楼,我爱这个世界。
#老六瞎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