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6 23:35
//@IT老龙: 不错 “ Democracy in America”!这是第一本论述美国民主制度的专著,作者Tocqueville因为这本书后来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虽然是政治学大部头,文笔却很好,读起一点也不枯燥。从英国和荷兰的郡县自治到十三个老殖民地自治,到联邦成立再到两院和三权分离,娓娓道来。
2012-01-16 23:13
大多数向往西方民主的人,可能不太了解西方民主。就像我们看别人住在大宅子里,进进出出好不阔气。于是推想这宅子应该不错。然而怎么不错?为什么不错?应该怎样住?并不清楚。推荐一本书: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2010-12-10 14:27
《三体II》中描述了类似技术,只不过没叫“云供电”这个名字。
2018-02-07 13:40
再加一本签名版《马斯克谈军民融合》!
2018-02-07 11:58
你好,我是 SpaceX 公司的工程师。昨天发射火箭的时候我们没注意马斯克正坐在那个车里。现在需要筹集经费再发射火箭把老板接回来。请给这个工行帐号打 3000 元。将来可安排你免费火星移民,另送水手谷精装修大产权别墅一套。
2013-11-14 10:53
底下那张照片应该挪到最上面。
2013-11-14 10:07
#寻找有梦想 爱安全 实力派#这里有为数亿用户提供安全服务的战场,这里有最具挑战的安全高地,这里有最健全的职业发展体系,这里有最优秀的战友……这里是腾讯安全平台部,想加入这个大家庭吗?急需移动终端高级安全研究员哦,招贤详情如下图,请投简历到 security#tencent.com 标题注明【应聘】
2025-03-13 21:40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还改变生命。
2025-03-13 21:30
澳大利亚一名男子成功携带人工心脏生存100天,创下全球首例
悉尼医生表示“极其自豪”,患者40多岁,植入的是澳大利亚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旨在作为接受捐赠心脏前的过渡。
撰稿人:Natasha May 健康新闻记者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1日(星期二)
澳大利亚一名患有严重心力衰竭的男子,近日成为全球首位在接受全人工心脏植入后,成功出院并在家生活的患者。
当地医生和科研人员在周三宣布,这名患者已成功携带人工心脏生存超过100天,并于3月初顺利接受了捐赠心脏移植手术。他们表示,这次手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临床成功”。
此次手术所使用的人工心脏名为“BiVACOR”,由出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丹尼尔·蒂姆斯博士(Dr Daniel Timms)发明。这是全球首个可完全取代人体心脏功能的植入式旋转血液泵,采用磁悬浮技术,模仿健康心脏的自然血液流动方式。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提供的数据,每年全球有超过2300万人罹患心力衰竭,但其中只有约6000人能够获得捐赠心脏移植的机会。因此,澳大利亚政府通过“人工心脏前沿计划”,投资5000万澳元,用于BiVACOR设备的研发和商业化推广。
BiVACOR人工心脏目前仍处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专门针对的是终末期“双心室心力衰竭”患者。这类疾病通常由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引发,导致心脏严重受损或功能减弱,无法有效向全身输送血液。
这款人工心脏的设计初衷,是帮助病人在等待捐赠心脏期间继续生存。但BiVACOR的长期目标是希望患者将来即使没有捐赠心脏,也能长期依靠人工心脏正常生活。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是一位40多岁的男子,患有严重心力衰竭。他自愿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位接受这种全人工心脏的患者,同时也是全球第六例。
此前全球前5例手术去年都在美国进行,这些患者在植入人工心脏后,尚未出院前便接受了捐赠心脏移植,最长的等待时间是27天。而澳大利亚这名患者的等待时间首次超过了100天,并在出院回家期间持续使用人工心脏维持生命。
去年11月22日,患者在悉尼圣文森特医院接受了长达6小时的手术,手术由心胸外科及移植专家保罗·扬茨(Paul Jansz)领导完成。患者本人不愿公开身份,他于今年2月成功出院,在家继续使用人工心脏维持生命,并于3月顺利接受了捐赠心脏移植。
扬茨医生表示,他非常荣幸能参与此次具有历史意义和开创性的澳大利亚医疗里程碑。他说:“我们多年来一直为这一刻努力,非常自豪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个成功实施此手术的团队。”
负责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圣文森特医院心脏病专家克里斯·海沃德教授(Prof Chris Hayward)则认为,BiVACOR人工心脏将彻底改变国际上心力衰竭的治疗方式。他说:“未来十年内,我们将看到人工心脏成为患者的另一种选择,尤其是那些无法等待捐赠心脏或根本无法获得捐赠心脏的病人。”
来自昆士兰大学、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董事会成员的大卫·科尔昆恩教授(Prof David Colquhoun)并未参与此次临床试验。他认为,这项成功是人工心脏领域一次“重要的技术进步”,但同时提醒,目前人工心脏的使用寿命(超过100天)仍明显低于捐赠心脏的平均使用寿命(超过10年,即约3000多天),因此,距离真正用人工心脏长期取代捐赠心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尔昆恩教授还强调,得益于现代心脏药物的进步,澳大利亚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口比例已有所下降。他举例指出,澳大利亚1967-68年心脏病死亡人数高达4.7万(当时人口为1100万),而2022年则为4.5万(当时人口为2600万)。
此次植入手术仅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领导的人工心脏前沿计划”中系列手术的第一步。该计划正在开发三种关键设备,用于治疗最常见的几种类型心力衰竭疾病。
(本文于2025年3月12日修正,之前误将2022年澳大利亚人口写为2200万,实际为2600万。)
来源: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2025/mar/12/australian-man-survives-100-days-with-artificial-heart-in-world-first-su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