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5 22:20
@沈沉舟 同志,还有TT同志,你们明白了吧,我的风格其实是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方法,并不是有意要矬你们。 //@coolc:转发微博。
2011-09-07 14:58
有人说看不懂,我义务翻译一下:“伙计们,好久不见。我刚拿到了奇虎360的工作邀请。5年合同,200万年薪,再加价值1000万的受限股票。还不错吧,哈哈”。静待袁哥出来辟谣。
2011-09-07 14:01
无责任转发 @yuange1975: Long time no see, folks. Just got an offer from QIHOO 360, 2m/y for 5 years+10M RSU. Good deal huh?
2024-09-15 23:38
《楚留香传奇》:“他开的是哪扇门呢?没有人知道。但这已不重要,因为他已来过,活过,爱过——无论对任何人说来,这都已足够。” //@狸角兽:所以不要太在乎社会的评价,日子是自己的是一天一天过的,那就认真地过好一天一天,享受过程 不问结果。
2024-09-14 19:01
我们的文化太过强调永远,并把“永远”和“成功”牢牢捆绑了起来。
比如你开了一家咖啡店,这家店给你带来了很多快乐。但后来成本变高了,经营压力也变大了,你决定关掉这家店。社会对此的评价是:开店失败。如果你喜欢写作,还写了几本书。然后你兴趣发生了变化,不再写书了。社会对你的评价是:一个失败的作家。如果你和某个人结婚,头几年生活得挺好。然后发生了一些问题,你决定离婚。社会对此的评价是:失败的婚姻。
社会认为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永远”。
一段持续几年的美好友情,最后两人渐行渐远。社会对此的评价是:你们不是“真正”的友谊。一个爱好你搞了几年,后来不搞了。社会对此的评价是:你不过是三分钟热度,这事情太可惜了。
我认为很多美好的事情都会结束,但这不改变“它曾经很美好”的事实。当然这些美好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难过、可以追悼,但我们不能去否认它曾经的美好和成功。把“永远”列为美好和成功的必要条件,不仅是不现实的,也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2021-05-09 10:55
“审美安全”这个概念是没啥问题的。但不能打着这个旗号就把一些很正常的审美观给否定了。
有些人认为我们现在热衷于大眼睛双眼皮小脸蛋尖下巴的长相,是由于过去几十年间发展相对落后而导致的对欧美白人相貌特征的崇拜,认为这就是审美安全出了问题的表现。
汉朝、唐朝时候咱们不落后吧?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这是汉朝人写的。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这是唐朝人写的。
我们自古以来就爱查理兹塞隆杰西卡阿尔巴艾玛沃森迪丽热巴,不是过去几十年才爱的。
2016-04-07 05:55
在 Agents of S.H.I.E.L.D 里看到这个车牌,我开始还以为是剧组里混入了打工的大陆留学生。后来查了一下,原来台湾有些车牌就是这样的:🔗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