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反馈
  • 支持 TK
  • 微博

    • 看看最新
    • 随便看看
    • 过去一周
    • 过去一年
  • 精选

    • 净想好事
    • 安全合辑
    • 疫苗合辑
    • 读书合辑
  • 文档

    • 搜索说明
    • 百元好物
    • tk猴子

  • 支持
上个页面看看最新
下个页面过去一周

©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入tk真爱粉群
tombkeeper

2019-08-18 16:24

玉米地奇迹,看来是赫鲁晓夫保佑的了…… //@文光围脖: 转发微博

洋务先驱张之洞

2019-08-18 15:29

“高度多少?”
“高度?我都落地了”
“???”

乌拉尔航空178的空地通话内容已经被俄有关部门公布出来了,相当有意思。

整件事情是好运气+过硬技术+优秀心理素质的结合,因此国内外都喜欢拿这件事对比全美航空1549事件,我们就来看看关键细节。同样是320系列鸟击双发停车,空客滑翔机美俄锦标赛,当年哈德逊河奇迹中的萨利机长是在859米高度撞鸟,且飞机随着惯性冲到了930米才开始往下掉,借着这宝贵的高度加上果断抉择才有了全部幸存的奇迹,航路下方宽且直的哈德逊河作为良好的迫降场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78航班的尤苏波夫机长面对的情况则要严峻得多,飞机刚拉起来就在很低的高度撞鸟了,最高也只达到了259米左右。执飞178航班的是比320更大更重的321,178航班的航程也比1549航班远不少,意味着带有更多燃油。同时321的爬升能力是比较弱鸡的,所以仅仅飞到这个高度并没有积攒多少速度,而飞机失去动力那一瞬间所留存的高度和速度都是保命的关键。虽然紧挨着旁边就有莫斯科河,但并不宽阔还弯弯绕绕的河面显然不适合迫降,况且飞机在这么低的高度失去动力,基本就没有留下什么机动空间,情况危急到这个地步也容不得犹豫了。不像萨利机长还有那么点时间边滑翔边思考抉择,对尤苏波夫来说坠地是立即就会发生的事情,留给他的处置时间几乎等于没有,一切只能在电光石火之中拿定主意,难度之大只能用可怕来描述。

起初一发停车的时候尤苏波夫打算调头返航,但随着第二发也迅速失去推力,他也马上意识到根本不存在返航的机会了。这一点和哈德逊河奇迹颇为相似,萨利机长也是在准备返航迫降的过程中果断意识到那样做只有死路一条,只不过更高的高度给了他更多的操作空间。两次事故都很考验机组的应变能力,同样的情况交给很多不够灵活的其他机组,如果死板一点,比如顽固按照程序返航,那就要糟糕。也是万幸莫斯科郊外除了工业区和森林也有大量农田,提供了相对平坦的地面,否则同样的情况放在纽约,那就不是哈德逊河奇迹,而是栽入闹市区成为类似美航587那样的惨案了。

突然的情况恶化导致尤苏波夫必须集中全部精力迫降,所以顾不上搭理地面空管。经过40秒的通讯中断后,再次建立联系时尤苏波夫已经在向空管要求提供救护车和救援队了。此时空管尚不知道飞机已经迫降成功,于是便有了开头的对话。随后尤苏波夫又让喋喋不休的空管“别烦我们”,因为此时机组正忙于将乘客从依然载有大量燃料的飞机上疏散出去。

关于空管员的疑问三连(居然这就已经平安落了?落哪儿了?居然没出人命?),毕竟一切都发生得太快,等反应过来已经平安结束了。航空史上这种迫降无人遇难的几率也实在不大,各方人员刚接到消息时肯定是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的,结果跟他说安全落地全员活着,是个人都要吓一跳不敢信,多问几遍也是可以理解的[允悲]

几个有意思的细节
1.起飞前塔台就已经两次通报附近有大量鸟群出现,所以机组多少有了点心理准备。在发现鸟群的情况下没有成功做到驱散是否该放行航班,估计会是事故调查中重点之一,此刻空管的压力可比飞行员大。

2.事故全程都被机上乘客用手机拍了下来,对于事故调查肯定是有利的,也让外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3.尤苏波夫出身航空世家,其父亲是Mi-8直升机驾驶员。他最初没能通过招飞体检,转为当律师,32岁才高龄改行成为民航飞行员。一年前尤苏波夫还是副驾驶,事发时飞行小时数大约3000,远远说不上是经验丰富的老鸟,当班副驾驶则是个二十多岁的新飞,飞行小时数更是菜鸟水平。相比之下美国的萨利机长则有20000小时的经验,还飞过战斗机。

4.飞机撞鸟的时候起落架已经收起,由于情况恶化的太快,机组也没有时间判断要不要放下起落架,所以直接采用了机腹迫降。这一点很可能是全员幸存的关键!如果放下起落架迫降,飞机落在农田里的时候有很大可能主起落架会向上捅穿机翼油箱,即便没有,接下来的滑行中几乎百分百可以肯定起落架会被扯断,无论哪种都有很大概率导致油箱破损引发爆炸。要知道刚起飞的航班可是满载大量燃料,很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了。满油状态下若非迫不得已没有飞行员喜欢在农田里迫降,萨利机长那样在河上迫降会稍微安全那么一点。尤苏波夫机组尽可能保证了平缓的接地角度,尽量滑落下去而不

阅读全文 >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4-12-29 11:36

一开始大家都使枪炮,后来有人拿出毒气,嗖嗖嗖所向无敌,那自然大家都要使毒气,不使就得全军覆没。祸根当然是始作俑者,但要想解决,想改善,需要规约,需要有效的惩罚机制。如果在一个没有国际公约,没有联合国的环境,那自然大家还是什么招都使。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2-05-21 16:38

我老婆剖宫产后十几天就出门溜达,百无禁忌。两个月后身材完全复原,重新穿上怀孕前的牛仔裤,而且健步如飞。我觉得某种做法既能使身体在短期内能恢复得又快又好,又会在遥远的未来导致不良后果,挺不可思议的。除非“月子病”是被变态祖先设定好程序的纳米机器人,专门惩罚那些不遵守古老习俗的后人。

阅读全文 >
t0mbkeeper

2024-11-28 21:16

庆应义塾是不是要成为留学热门了?[偷笑]

阅读全文 >
tombkeeper

2016-07-16 17:25

2016 年 7 月 12 日英国教育部宣布,全国约 8000 所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为此向这些学校拨款 5400 万美元。这项改革涉及全英国约一半小学。英国教育部发言人称,此前测试结果显示,上海 15 岁学生的数学水平比英国同龄学生超前 3 年左右。🔗英国约半数小学将采取“中式方法”教数学

阅读全文 >
1
...
5030.45031.4
5032.4
5033.45034.4
...
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