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6 17:43
这在2011年BlackHat讲过,本质上就是SCADA安全问题,不过落实到人命上,比较容易触动观众。我看过的信息安全在医疗方面的最早案例是1985年,加拿大医院的Therac-25放射治疗仪程序由于竞争条件问题,导致死亡三人,重伤三人。
2012-04-11 10:25
黑客能操控医疗设备杀人 安全研究员演示了如何远程操控医疗设备,他轻而易举地就改变了设备的安全参数,控制注射泵给病人注射药物。如果这些操控行为是黑客和恐怖分子所为,那么被注射了药物的病人性命难保。🔗网页链接
2012-02-22 11:25
2025-05-01 12:46
重庆余孽大概不太愿意看这两篇:🔗大学生文革时为反对走后门退学 40年后称无悔 🔗72年北大校长:100名工农兵学员全是干部子弟 //@宝树:学阀太坏了,绕过高考和大学的专业训练,靠什么推荐信钻各种空子把二代三代送进来,你看当年的小将就深入揭批了他们,反对协和八年制......4+4不是等于8吗,一回事!要跟那时候学,还高考啥,工农兵推荐上大学,专业也没必要学那么多......
2022-05-21 21:14
判断一句话是否有意义,要看是否具有可证伪性。
例如“这只竹鼠和那只仓鼠哪个更伟大”,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写诗,可以写散文,但没办法给出有意义的答案。但“这只竹鼠和那只仓鼠哪个体重更大”就是有答案的。因为体重有公认的评价标准。如果你对此给出了错误的论断,就存在至少一种可行的方法能证明你是错的。这就叫可证伪性。
但并不存在公认的“啮齿类伟大程度”评价标准。所以,无论你说“这只竹鼠更伟大”还是“那只仓鼠更伟大”,别人都没办法证明是错的。于是无论说什么,也都没有意义。
即便不存在公认评价标准,哪怕你自己提出来一个,也行。比如你可以给出一个“啮齿类伟大程度和体重成正比”的评价标准。给出了评价标准,别人就能判断“这只竹鼠比那只仓鼠更伟大”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才有意义。
没有评价标准,做出的论断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立于不败之地的论断、不具有可证伪性的论断,就谈不上对错,因为没有意义。不败之地,也是不胜之地。
还有些问题一定存在答案,但证伪难度很高,也可以认为是不可证伪。比如你说“这个脸盆里有一条蓝色的咸带鱼”,这个可以证伪。但如果说“太平洋里有一条蓝色的咸带鱼”,或者哪怕“西湖里有一条蓝色的咸带鱼”,证伪难度都大到几乎不可实现。所以这种也是没有意义的。
2019-08-11 11:19
硬盘用的螺丝质量都极好:硬度高、不锈、无磁。所以坏硬盘我一般会拆了回收里面的螺丝。上次说的那块硬盘(🔗网页链接)里有四片盘片。刚才拆了后随手叠放在一起。然后再拿的时候竟然粘在一起了!而且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掰开。
虽然知道极度光滑平整的表面贴在一起的时候会这样,但亲身感受范德华力还是略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