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7 14:31
你要问我那作文什么题目,什么内容,校长引用那段话是什么,我完全忘了。但同时我却清晰记得同被选中的另一个同学写的是说明文,题目是《砚台》。人的记忆就是这样,并非显而易见应该记得的事情就一定会记得。
2012-01-27 12:03
干过需要点智力、需要点创造性的工作,应该知道灵感这回事。缪斯来了,思如泉涌,挡都挡不住。一旦不在状态,喝多少咖啡也不管用。也应该知道创造力是有阶段性的。作家、画家,都可能存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果做判断的时候不考虑这些,要么自身没有过同级别智力活动的体验;要么,是故意的。
2012-01-27 11:37
我初中时,刚开始读民国作品。当时感觉那种五四白话看起来很牛逼。青春期少年装逼欲望是很强烈的,于是我写作文也模仿民国腔。后来语文老师告诉我不要硬学那种白话,要培养自己的语言。现在想起这事,真是一身冷汗——你说,要是老师怀疑作文是我爷爷代写的,可咋办?
2012-01-27 09:31
看到第三段,作者一本正经地分析那首"卧春"诗,我狂浪地笑岔气了。作者的智力一本正经地被16岁少年也好,少年他爹也好,给侮辱了。真是不怕神一样对手,就怕。等着作者自己删。 //@老单-继续Hold住
2012-01-27 01:01
一说制作水平问题,总有人扯制作费用。说变形金刚一部花多少钱,六人行一集花多少钱,咱比不了。但弄几条蛆能花多少钱?脸上扑点粉能花多少钱?这是用心不用心的问题。